跳转至

贝多芬的骰子⚓︎

约 814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3 分钟

2024.06.12 已标记为待补充 / 修订。

很久之前看的,薄薄的一本随笔集,很有文采,略有堆砌感。作者是南大的校友,对音乐史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和感受,简单摘记如下。

摘记⚓︎


  • 只是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逃避重力的限定,也就没有重力与受苦意义上的救赎、恩泽。
  • 既是光荣与神圣,也是宇宙里的垃圾与灰烬。
  • 写诗是野蛮的
  • 斯特拉文斯基
  • 贝多芬与荷尔德林出生于同一年。就作品的光热与温暖,理想主义的角度而言,两人有一致性。荷氏倾心希腊,呼唤众神;贝氏深信个人的搏斗,从根本上是命运的斗争者,没有荷氏少年般的纯洁与虔诚。作品是命运面纱的碎片,在乱风里失落,唯有真正的敬畏与倾听,才有靠近的可能。
  • 鳟鱼 -> 舒伯特
  • 后现代社会
  • 门德尔松
  • 弥赛亚
  • 巴托克
  • 谬塞
  • 他既中意“玫瑰”,又充当“骑士”,“玫瑰”与“骑士”相加,恰是他美学与政治的符号与画像。难怪他会与茨威格、霍夫曼斯塔尔等人合作,让音乐与文学,甚至与哲学相混杂。但他临终所执仍是浪漫派,《最后四首歌》揭示的主题就是浪漫之爱的死亡。理查用黑塞与艾兴多夫的诗歌作歌词,尽现浪漫派主题,即使爱死亡了,也要与美同行。
  • 骑士和玫瑰 -> 政治和美学
  • 现代主义到了美国作曲家格拉斯那里开始重拾巴赫的“序列主义”。
  • 到了21世纪,斯托克豪森开始陷入妄想与疯狂。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他赞扬撞机是“最伟大的艺术创造”。舆论为此哗然,他不得不出面道歉。先锋派走到这一步,道出的是达达的绝境,撞向世贸大楼飞机的火光,让他想到自己作品上的壮志未酬与无能为力。
  • 穆索尔斯基
  • 科尔托的错音与巴什拉诗学
  • 梦里乾坤与锦绣文章
  • 认为居室、谷仓乃至鸟兽的空间皆有神性与诗学的意味
  • 文字的彩鸟,必须化妆成土鸡,才更容易被时代的美学接纳
  • 我喜欢古老的交流方式,书籍,是加长并放大的书信。十几年前,听完音乐,我就想给作曲家修书一封,不寄,仅仅留给自己看。其实写出的一切,最终还是都要回到自己身上
  • 帕斯卡尔说,世间的所有灾祸来自人不好好在自己的屋里待着。他的意思是讲,人要固守其位,固守其职,固守其名,不可漂移。
  • 哥德堡变奏曲
  • 泛资讯时代,一切都开始失焦
  • 阿尔弗雷德·德·缪塞(Alfred de Musset,1810—1857),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四夜组诗”,长诗《罗拉》,诗剧《酒杯与嘴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