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后的法兰西笔记:香榭丽舍隐枫丹⚓︎
约 22152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74 分钟
说明
整理这个笔记的契机是大二时候的一场辩论赛以及后续法语学习。不过逐渐延展。在当代语境下“欧美”似乎是一个整体,代表着大家传统认知中的西方势力,但我个人的划分中,欧洲是保留了西方的古典文化源流,而远在大洋彼岸的亚美利加则是象征着西方科技的顶峰。这里主要写写关于法兰西的各种学习笔记以及感想。我的阅读观影受法国文化影响很深,难免会存在一些滤镜。滤镜是有用的,大家都需要滤镜。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1940)
- 法兰西第二帝国因为普法战争普鲁士的入侵而倒台。巴黎公社被镇压后,共和国建立。意外地是法国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国政权,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1940年因为纳粹德国的入侵而倒台。
- 维希法国 (1940~1945)
- 区别于纳粹德国占领区的统治政府,纳粹失败后倒台。
-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5~1958)
- 全民公决确定了第四共和国建立。1958年因为阿尔及利亚暴动而重新编写宪法。
-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
- 延续至今的共和国。
纸缝间的记录⚓︎
- 巴黎,流动的盛宴:
- 左岸是人文,右岸是资本社会:老佛爷百货:拉法耶特
- 塞纳河边的流动书摊,沙龙、咖啡馆、艺术家河岸
- 奥塞美术馆、卢浮宫、旺多姆广场
- 香榭丽舍:巴黎光复、资本家的橱窗;
- 圣热娜维耶芙:巴黎的守护女神,圣热纳维耶芙山
- 左岸咖啡和花都迷情
- 巴黎神话:从启蒙运动到超现实主义:现代性、先锋主义、女权主义神话、工业社会、城市规划、世界博览会、娱乐之都、艺术、歌剧...
- 其他地区:
- 斯特拉斯堡、布列塔尼半岛、戛纳、科西嘉半岛、诺曼底、波尔多、鲁昂、拉罗谢尔
- 里昂、土伦、马赛、利摩日、上阿尔卑斯、里尔、尼斯、勒阿弗尔
- 卢瓦尔河、罗讷河
- 科西嘉岛:火炮的射程决定了真理。(拿破仑)
- 新喀里多尼亚
- 留尼汪
- 西非
- 对莎士比亚英语输入法国的排斥;
- 莫里哀、巴尔扎克、普鲁斯特
- 三个火枪手:阿拉密斯 阿托斯 波尔图斯,达达尼昂:路易十三的警卫队队长。Milady
- 蓝白红:自由、平等、博爱;
- 安托瓦内特
- 圣女贞德
- 斯塔尔夫人
- 蓬巴杜夫人
- 德芳夫人
- 玛丽安娜:自由女神像 + 自由引导人民,裸露胸脯、手握手枪、高呼口号,革命者的形象;
两个意象:(1)沙龙;(2)富家千金
- 法国奶酪和鹅肝:如何治理好一个有246种奶酪的国家?
- 香槟酒:安托瓦内特的叹息;酒精更容易融入人体:获得更大的快感
- 葡萄酒🍷 “博久莱”
- 轩尼诗:法国红酒
艺术至上:文艺批评先于政治历史?
- 时尚:Fashion’,法语是 mode(莫得)
- 萨德侯爵:色情文学作家:索多玛的120天:也是SM中S的来源,M的来源:奥地利作家马索克:受虐症患者:
- 自然裸体主义:法国设计师设计的比基尼👙:希望给男士带来核爆般的视觉体验
- 夏朵:城堡或者酒庄;
主义们: - 达达主义:原意是骑玩具木马的声音:反战,追求和平的艺术家、伏尔泰咖啡馆:绝对虚无主义,反艺术、激怒观众,表达内心感受 - 解构主义:德里达在霍普金斯一场关于结构主义演讲中首次提到;解构主义推动结构主义进步:德里达认识到了结构主义的缺陷,开始转向解构主义,推动文艺界的进步;推动了结构主义的简明化,增强了可读性 - 存在主义: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 - 超现实主义的语境:什么是超现实主义?就是拿着机枪在街头扫射:艾吕雅 + 阿拉贡 - 后现代主义哲思:怀疑资本主义社会 反对“大叙述” 质疑普世价值观;
- 追忆似水年华:玛德琳小蛋糕
- 夏多布里昂
- 婉约精致的法国情色文学:乌勒贝克的《基本粒子》
- 先锋派、前卫派(avant grant)政治上的激进主义、实验电影:新浪潮
- 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 + 没有谴责的自由,就没有真心的赞美。 费加罗报:评论性的报纸与社论。
- 马赛曲 + 革命精神 + 德拉克洛瓦:欧洲白人中心论:racism
- 印象派几乎都是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艺术家
奢侈品产业:
- 可可香奈儿:情人扑向了英国一位爵士的千金,但是为了弥补心中愧歉 出资帮香奈儿建立时装店
- 圣罗兰: 法国的奢侈品产业
- 爱德华·马奈:《奥林匹亚》:白人女性的原型是他十六岁的妓女:极大地打击了学院派的教学模式,开始向先锋派改变。
- 康康舞:裸露大腿;西班牙:弗拉明戈;阿根廷:探戈,踢踏舞?
波西米亚人:对现实不满但是充满理想的艺术家群体
- 法国大革命
- 吉罗婷:断头台 1977年执行了最后一次死刑:大恐怖时期和罗伯斯庇尔专政:雅各宾派、丹东、圣如斯特, 马拉之死:一边高呼博爱自由的口号一边大批量处死政敌:下一个就是你:
- 热月政变:1797年推翻在罗伯斯庇尔的领导下的雅各宾派的政变;
- 马拉:杰出的激进派政治家,很好地证明了革命的残酷与流血性:《人民之友》
- 夏洛蒂科黛:刺杀了马拉,法庭证词:我杀死一个人,是为了拯救十万人;
- 孔多塞:吉伦特派宪法起草者,被雅各宾派处死。《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同时开始呼吁男女平权,女性投票权与财产权、公共教育权,被母亲当作女孩子抚养成人,20岁写出积分公式;也是数学家也是哲学家
类似罗伯斯庇尔那句:路易必须死,因为国家必须生;
- 法国排外主义:外籍居民:对待穆斯林的态度:查理周刊;(不过一战后法国人就不生孩子了怎么办捏)
- 六八学运:五月风暴+南泰尔大学+索邦学院(拉丁区?)
- 无套裤汉:激进的共和主义者
- 费边社:
- 蒲鲁东 + 马克思 + 巴枯宁 :巴黎公社受无政府主义影响很深。
- 巴贝夫主义者:空想共产主义,但是提出一个观点:法国大革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大革命,还需要一场人民的革命,建立劳动者专政,消灭私有制:
- 《自然法典》: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的著作,阐述了禁欲主义与平均主义思想
- 泰奥菲尔·戈蒂耶
- 《德法年鉴》:德国第一步无产阶级的刊物
- “沙龙女王”罗兰夫人,吉伦特派领袖罗兰的妻子,身为革命者,却死在革命者手里,为人民追求自由的她死前感慨: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 重点:哦 加尔各答!实际是谐音:quel cul tas!(美丽的屁股的谐音:情色片):
- deja vu!似曾相识的感觉+梦中曾经见过;
- 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 长棍面包(Paggette?)
- 香水:帕尔凡 perfume;
- French Kiss舌吻
- Jeu 游戏、比赛、竞技
- 高卢雄鸡:Cocoraco
- cohabitation:共治,同居
- 美国俚语中French指代blowjob
- 拱廊 画廊 Galerie 加乐里
- 殷勤(courtesy) -> 文明开化
- rendez vous 约会:情侣分手下次再见面,“再相聚”
- 在法国: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别人相信自己,而是证明自己的博学
- 允许异性登记同居:婚姻自由与同性恋群体宽容度提高
- amor 爱情💓:财富是天命,而爱情需要努力争取
- 女性思想受到基督教思想羞耻观念备受压抑:
- 路易十六让刽子手给皇后传话:刽子手回答:我是行刑者 不是传话的
- 米其林评级和餐厅:轮胎人:
- 皮埃罗:一个小丑
- 摩尔斯:既是发明家 ,也是艺术家,甚至画过很多油画
- 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 1830,奥尔良王朝推翻波旁王朝,是君主立宪制;
- 1848,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推翻奥尔良王朝
- 1852,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二世)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
课程简介⚓︎
简介
- 不按照年代顺序授课
National Identity 国家身份(多少人在1789年说法语?50%,一些说布列塔尼语(盖尔语?)一些说弗莱芒语;一些人说德语方言;一些人说皮埃蒙特语,一些人说普罗旺斯的方言,一些人说朗格多克语。一些完全不同的语言;一些人还说加泰罗尼亚语 A horse of Pride 梅特涅:意大利只是一个地理学的名词;
- 语言不一定代表了你的国家身份。
- 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觉得自己是“某国人” 的?
学校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
战争的影响(1914~1918年,1940~1945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战中法国的36000个居民定居点(无论大小)中,只有12个没有人被杀死)
- Somme会战(1916.7.1),一天里死了20000英国士兵,3天内光是死去的英国士兵总数超过了美国一战+越战+朝鲜战争的死亡人数总和。铁丝网和战壕,重机枪和毒气弹;一战法国伤亡了150万人;
- 西班牙内战;
-
Collective amnesia in France 集体性的记忆缺失;
战后的困局
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法国面临比德国更加困窘的形势?
Langu age is a dialect with a powerful army.
为什么加泰罗尼亚语一直被佛朗哥压制:因为经济上卡斯蒂利亚的压制
- travaux diriges en français 法语授课的课程
- an equivalent of 130 :
- la-di-dah thing:严格要求的东西
- pour les vacances d’liver:
- venereal disease 性病
- writing your brains out!!!
- Limousin:地名 / Canne
- Charles Sowerwine?
- Armageddon:世界末日
- Germinal : 《萌芽》(3.21 - 4.23) 法国的芽月, 左拉的一部小说
书
- 她的故事 by 艾米丽·卡尔斯 a life of her own《野草药汤》
- 亨利·巴布塞《遇袭》
- 马克·布洛克,年鉴学派(Annals Schools)《疗伤国王》,国王只要碰一下人,就能治好你的病;《诡异之败》:如何研究历史;如何思考1940~1945年之间法国发生的事情;《The collapse of France》
- 《殉难村》,沙拉·法玛尔
电影
- Les sentiers de la Gloire 荣耀之路 Kirk · Douglas
- 《再见了,孩子们》 路易·米勒
- 《La Haine》 痛恨
- College 在法语是“中学”的意思
在1844年有个疯子杀掉了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妹妹,在Canne 附近。在被送上断头台之前述说了自己的一生。
《疯癫与文明》?
Foucault : Moi Pierre Riviere, ayant egore ma mere and mes deux soeurs.
工人读史
Who built the seven gates of thebes?
The books are filled with the names of kings.
Was it kings who hauled the craggy blocks of stone?
And babylon, so many times destroyed?
Who built the city up each time?
In which of Lima's houses, the city glittering with gold,
live those who built it?
In the evening, when the Chinese wall was finished,
where did the masons go?
Imperial Rome is full of arcs of triumph.
Who reared them up?
Over whom did the Caesars triumph?
Byzantium lives in song.
Were all her dwellings palaces?
And even in Atlantis, of the legend the night the seas rushed in,
The drowning men still bellowed for their slaves.
Young Alexander conquered India,
He alone?
Caesar beat the Gauls.
Was there not even a cook in his army?
Philip of Spain wept as his fleet was sunk and destroyed.
Were there no other tears?
Frederick the Great triumphed in the Seven Years War.
Who triumphed with him?
Each page a victory,
at whose expense the victory ball?
Every ten years a great man,
Who paid the piper?
So many particulars,
So many questions.
Paris Commune⚓︎
You became guilty for just being who you were.
巴黎公社后的大屠杀
- A Paris tout le monde etait coupable ;“ 在巴黎,每个人都有罪”。
背景
-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1852~1870(被普鲁士军队俘虏)
- 1868年,皇帝对公众集会合法化。人们开始开会,开始讨论,人们希望实现共和国。(Late 1860s)
- 1870年,罢工潮;
-
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陷入战争泥潭无处对抗俾斯麦及其盟友,铁血首相。
- 夹杂了法国王位继承问题;
1870,9,4, 人民冲入市政厅,建立共和制,继续抵抗普鲁士军队;
- 夹杂了法国王位继承问题;
-
在Chateau of Versailles(凡尔赛宫镜厅),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普鲁士要求巨额赔款,并且阿尔萨斯和洛林(斯特拉斯堡)归普鲁士,行德语;
- 巴黎围城战:法国的左翼化和反抗普鲁士;窘迫的国家实力;
- 自由的象征:相互通讯和运输人的热气球,巴黎之围;
最开始时候巴黎和外省人相互通讯都是使用鸽子,但是德国人用猛禽来扑杀鸽子,鸽子最后变成了和平的象征;人们用热气球来代替鸽子;
- 饥饿来袭,一切都变得如此糟糕,人们被迫吃一些动物园里的动物;吃马!
- 俾斯麦的预测:巴黎城不攻自破! 红色是左翼的颜色。1849~1851年间这个颜色是违法的。“激起人与人之间的对抗”
- 公社的号召:
The people of paris would have the right to defend themselves and to create a better world for their future.
- 1871年一月法国投降了。梯也尔派军队去蒙马特搜集国民卫队的枪,人们反抗军队,1871.3.18 巴黎公社成立了。巴黎再次(不过是被本国人)围攻了。“受压迫者的狂欢”(by 列宁)
- 一些女性也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护理工作、上班、发表声明)(Louise Michel and)
- 无政府主义者(摧毁所有的政府) / 温和共和党人(拥有与中央集权相对的系统) / 雅各宾党人(集权共和党人) / 社会主义者 ... 各色人等的争论;
- 一些穷人也开始在巴黎地区流动,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家(库尔贝)也开始发出号召(推倒旺多姆圆柱)【里兹酒店? 】;
结果是联合政府的倒台和临时政府军的大屠杀;
- 被杀的都是那些普通的男男女女,贫困的人、手工业者;
- 不同信仰和政治观点的人对巴黎公社做出各种不同的解读:保守派觉得是“人们揭竿而起反抗上层阶级”;共和主义:“守护共和主义,防止复辟”;马列主义者认为这表明工人终将挣脱枷锁(“社会主义”);
笔记
- 街垒:barricades
- boulevards: 大道,奥斯曼的巴黎道路改革:不想让道路上能够构建街垒;
Quote
- 冲入城市的军队展开清算:拘捕杀死女性、革命者;
- 龚古尔对当时的描述:大屠杀和处决,一些普通的烟囱清理工,人们会撕掉你的衬衣看你肩膀是否有后坐力造成的淤青;
Conclusion
- 在左派看来,这标志着国家可以是强大并且应该是强大的;
- 但是同样也是邪恶的;在任何一个世纪,恐怖主义的受害者都无法和国家恐怖主义相比。
自从15世纪法国地方君主国的统一来,专制政权增长了它的权力,拿破仑增强了它的权力,现在它失控了。
- "Oh lost, and by the wind grieved, ghost! Come back again!"
Centralization in France && Role of Paris in centralization / economical / social / political⚓︎
- 共和制是如何终结的
- 巴黎在口音上甚至有支配地位。
-
巴尔扎克率先描述了“乡下人”的印象:他们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互相瞧不起。
Paris 才是拉斯蒂涅人应该去的地方。
-
gastronomy:美食
- Lyon,里昂银行把首都迁移到巴黎了。
为何法国如此集权化
- 君主制国家没有首都:君主所在就是首都;
- 17C,统治者把权力向别处扩张;四处搜刮民脂民膏;路易十四,派人前往全国加强王权;(修筑堡垒、据点、增加部队数量)
- 法国大革命:对法国行政机构进行合理化的改造,建立统一的单位制度;
- 为了压制封建贵族,1790年建立了“省” 的行政区划。一共95个省;
- 多数省按照河流、山脉命名;
- 所有省的铁路都通向巴黎;
- 先有了主权/领域国家,再创造出民族观念作为领土产权的集体拥有者,通过代议制民主共和主义实现民族作为产权所有者的运作机制,据此弥补废除王政带来的法理鸿沟
- 拿破仑推动了中央集权化;
- 拿破仑三世:削弱贵族残留的影响:你想要什么,你去贵族那边绝对拿不到,你必须要求助“省”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给不同地区的资源调整实现对具体地区的控制;
- 国家银行(设立或者取消全国范围内的投资)、States的实力加强
- 铁路线(Turbo-prof -> TGV,Train a Grand Vitesse)
三色旗饰带:代表权力和国家
- 在法国社会保障系统确实很优秀:有很多人在为政府部门工作;
- 问题:如何处理好与欧洲其他各国的关系;
法语
家具制造
- cafeconcert: 咖啡馆
- traboules: 小巷子小过道
- De Gaulle:该怎么管理有四百多种奶酪的国家?
- Centre de memoire: 记忆的中心
- Malgre-nous:不情愿的(那些阿尔萨斯人参与了SS在利摩日的屠杀)
- National Identity is complex
Gerard Depardieu 德帕迪约 pas possible:不可能 patois 方言
- Marais 玛黑区(犹太人聚集?)
- 《哀伤与怜悯》Massif Central,中央高地,Clermont-Ferrand
- musical mitrailleuse 音乐机关枪
- Sacre-Coeur, 蒙马特区的圣心堂:破坏了天际线;
- Marianne!玛丽安娜,把圣母玛利亚挤下圣坛;人格化的共和国法国的形象。殉难的女性
- Thier 梯也尔砍下了法国的双臂,砍下了左翼的黎明
- Les petroleuses 纵火犯(阴性)
- Pantheon: 先贤祠
- Federes,社员墙,巴黎公社成员被射杀;
- Pere Goriot 高老头
- entourage : 随从
- lycee:高中
- Au Bonheur des Dames 妇女乐园 by 左拉
- La revolution manque: 失败的革命:1968年革命
Note
- Comte de Chambord: Chambord 伯爵:把君主制和现代相结合,“不完全是君主制的复辟”,正统主义者(legitimists)
- 想要把教会恢复到法国特权的地位;(1870s宗教复兴运动:每当天主教会看到法国的政治格局变化,就会有宗教复兴)
- 在Lyon地区的石十字架;
- 拒绝和革命群众妥协。
- 道德秩序共和国阶段 -> 1875年宪法修正案:法国本质上变成了共和国; 1877年麦克马洪元帅试图推翻共和国,但是失败了 = 百姓倾向于认为这是最不会导致国家灭亡的政策;
- 未来防止下一个拿破仑,限制了行政权,立法会议权力最大,总统只是议会召集人;
- 即便如此,并不意味着“国家”身份的削弱:1905年政教分离。
国家成为施加经济、文化、金融、政治恩惠的主体,代替了贵族阶级、教会、代替了君主制行使这个职能;
Royalist: 保皇党,希望君主制的复辟
几个贵族家族的斗争
- 奥尔良家族:1830~1848
- 波旁家族:1815~1830 复辟
- 国家战胜了贵族:大多数人想要一个共和国
School and its role in Identity⚓︎
Timing is important
Note
❓什么时候开始,法国人觉得自己是法国人了?
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人说德语,但是他们觉得自己是法国人
-
变革的动力:
- 铁路交通(所有铁路都是要通往巴黎的)
一些持有modernization观点的人的主要看法,包括公路交通,让法国成为一个整体;1820~1850年间法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 征兵
- 学校 (文化水平的提高)
学校的法语教育(传统观点,韦伯的观点): 布列塔尼人是不是永远无法成为法国人?
-
参与政治是建立国家身份认同感的重要形式;南法地区一些不会说法语的地区省份的大起义;
现在,即使科西嘉、布列塔尼地区、普罗旺斯,他们都在说法语了;
- 但是,一些大学开始教授地区方言:雷恩、图卢兹、佩皮尼翁,表明法国人身份和地区身份并不是对立的;法国人并不想让一些地区文化传统消失
-
学校对国家身份建立影响很大
- 女性比男性少
- 老师在学校、城市之间是流动的;
- 牧师,在19世纪,是乡村里唯一识字的人,而且很可能只知道圣经;
- 1833年,基佐法,把教育从天主教会的手中夺回来;所有村庄都有官方机构的公章,老师都统一用法语教学
历史研究方法:检查出生、婚礼、葬礼、洗礼等需要民众签名的文件,在此之前,由于识字写字率不高,很多人都只是在上面画记号,1833年后,越来越多的文字,甚至是老师的花体文字开始出现;
“老师开始代表官方,代表权威和国家的威望,老师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墙上的圣母玛利亚的挑战”
1850年,法卢法,对教会的一种妥协:许多地方的人还是想要教会学校;一些地区依然不希望孩子上学(希望孩子负责照看庄稼 / 牧场)
- 通过立法形式规定孩子必须去接受教育;
- 地区的身份认同感依然十分重要;
当今的法国2007
- 1851年三分之二的法国的省的人口比1939年的还要多:
- 骤降的生育率
- Le grand depart,大脱离,大批农村人脱离了农村,到了其他的城市;
- 许多地区建立了单校舍学校,学校里已经没什么孩子了,到1975年~1990年,约一万间单校舍学校消失了。
- “学校不能关停”:唯一能把整个村庄团结在一起的就是学校,体现了身份认同性。
- 国家身份和地区身份是复杂的、相互交织的,学校作为身份认同的象征,在基层是十分重要的;
Religion⚓︎
5% 的新教徒
- 16C的宗教改革,法国南部的地区有不少新教徒,Gard省,Nimms;南特敕令(允许新教徒存在),1685年被路易十四废除后,很多新教徒逃亡布鲁塞尔和魁北克;
犹太教
- 波尔多、阿尔萨斯和洛林,1848革命后,许多反犹行动;
- 更多人信仰天主教
反教权主义:并不是反宗教,而是反对天主教会在公共政治上扮演的角色(by 伏尔泰)-> 剥夺天主教会举办宗教仪式的权力;
反宗教主义;
反宗教改革运动,也就是天主教教会对宗教改革的反击,又叫Catholic reformation。“带回了强烈的虔诚和信仰”
去基督教化:意味着反抗教会作为一个公共机构的活动;源自法国大革命?
- N-one:和教会井水不犯 河水,大革命破坏了旧时代的宗教;
- 路易十八:伏尔泰、卢梭应该为教会的衰败负责
最早的宗教社会学家可能是牧师,检查人们在墓碑上给孩子写的名字;检查受洗记录;检查遗嘱 一些去基督化的证据:
- 人们不在用圣人给自己的孩子命名;
- 弥撒的情况:每周日 、 复活节,牧师会清点来教会的人数(不断减少)
- 缅怀战争死者的纪念碑在教堂附近建立
Quote
If there is a god, how could he or she have allowed this to happen?
奥佛涅
-
不同区域之间的宗教变化存在巨大的差异!不同区域之间的去基督化也是天差地别,这些地方甚至可能十分接近,而且影响到当地的政治倾向;
- 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除了Lyon)的去基督化都很成功;Paris几乎完全消除了基督化; Limousine同样;西南、大部分普罗旺斯都是去基督化的;
-
1905年教会和国家分裂。
- 国家控制了教会,国家控制了宗教建筑,这对一些牧师和修女不是好消息;
Bernadette of Lourdes
1856年,神迹?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 买圣水!可以治病!
- 在基督教历史中,宗教信仰爆发时期,修道院里女性的圣职,是为数不多的聪敏进取的女性可以得到晋升,来发挥她们聪明才智的地方;
- 一些修女可以在学校里教书,直到去世
- 在这些宗教信仰根基深厚的地区,对这些女性来说,宗教的作用是十分巨大。
- 政教分离对那些基督教化的地区是十分艰难的,“人们会想象,军队砍破教堂的大门闯进去清点艺术品,虽然实际上这并没有发生过”。
这一集老师依然强调的是“教堂” / “教会”的巨大作用,指出把教会分离出去实际上造成了一些问题。
Industrialization and workers / working class⚓︎
- 在所有地方,尤其是法国,工业革命是过去生产结构的调整。
- 一、传统生产方式(手工、女性家庭)的改变
- 二工、产量飞速增长、电、钢铁
-
英国是典型的大规模工业化,相比较之下,认为法国是“幼稚”的工业化,理由是机器数量、 工人数量、 工业品产量是不足的。
-
在法国,资本形成是不容易的(银行、保险业);英国同时还享有地理优势(煤炭)与先发铁路优势
Note
法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工业、手工业,直到19世纪60~70s还是这样,这些农业提供了不少经济增长。不过,随后法国的工业化迅速发展起来。1896年,工业领域的从业者只有不到30%,法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1901年法国城市化率40%,但是这个只是“在城市的人口 > 2000”这个标准下的城市。
农害、葡萄酒灾难:降低了葡萄产量、葡萄酒产量,导致人们离开家园,进入新的地方工作(人口流动)
- 法国农村的人口减少,季节性移动降低
- 相比之下,北方城市(Nord,62%是工人,里尔市的工人比例都很高)
Note
"Le grand depart": 农村的人口流动
article de Paris, 巴黎的商品,是一些鞋子、钱包这种高质量产品(fine quality),一些依靠手工制作的产品;
- Lyon(肥皂之都)你可以看到不同时期各种阶级的建筑物,从高卢遗址、中世纪遗址、文艺复兴建筑、17世纪公寓楼、18世纪的贝拉克广场、19世纪的工业区遗址(此时Lyon还是重要工业区)
- 利摩日(瓷器之都),因为瓷器生产需要高岭土,只在利摩日有;
- 阿尔萨斯和南部地区的纺织业等;
女性的作用
- 女性在其中起到的稳定、持续的作用(家庭手工业和各种纺织业),女性在阁楼的独立工作,进行衣物制造;
- 这也伴随着不幸:被侵犯的女性和很高的婴儿遗弃、流产率:怀孕的女人常常被雇主解雇,并且没有人会雇佣她们;很多女人“处理”了她们的孩子,职能选择去XX,或者重新投入手工业;
- 当时的“社会主义者”重视女性的工资、重视女性的工作时间,但是忽略了女性的投票权:很多人(由于是选票社会)觉得女性会把票投给“牧师们告诉她们的”政党,因为他们觉得女人更容易听宗教信仰者的话;
-
在法国经过了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女性开始进入车间,开始按照工业革命的思路进行工作;
-
1870~1890,法国资本家开始投资铁路了,但是不在法国,而是在意大利、西班牙和俄国。
圣艾蒂安saint-etiene remis 兰斯 《小酒店》
- 无产阶级化
- 法国社会阶层的流动,仅仅出现在出生于工人阶级当中:如果你出生在较低阶层,学校是给精英用的,“读书没有用!”
- class-consciousness:阶级意识,工人阶级组织的出现,意识到“所有的工人都是同阶级的,需要反抗资本主义!”。把富人视作她们对立面(1830s在法国出现,1834年,“社会主义” by 勒鲁首次使用)
原因:法革命对德国、意大利、法国的工匠的影响:行业保护的消失、自由贸易、门户大开;
- 工人们发现周围的世界支离破碎,他们的工资在变少,他们有一定知识,但是只有在工会里、在共同工作的车间兄弟们组成的团体里他们才可能拥有体面的葬礼,而不是被随便丢到什么穷人墓地里。
利摩日的瓷器、盘子制造,本来工艺制造都是手绘,现在有一些机器可以直接制造这些瓷器
- 工人怎么看待工厂和它们的老板(工联主义下的法国大罢工)
- 1830~1840s,对老板的不满:得多给钱!
- 1860~1870s,“长相难看”、“殴打女工”
- 1890~1900s,工业纪律(industrial discipline),大老板遥控指挥,成了资本主义的标志(激进工联主义的观点),政府军队提供保护:大型工业化架构的管理,工头加入了车间博弈,工头(foreman)开始代表大老板进行管理,对工人纪律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工人被训练成:按时按点工作,没有做到就滚蛋。
- 在美国,这最终演变成了“泰勒制” ,设计了计算生产量的机制:几个小时一定要装多少个零件,不然就出局!
Michelle Perrot 的观点:泰勒制这种计算方式、这种监督,最终会被“电脑的冷暴力”所取代。(一位法国女历史学家,工人运动史、女性主义)
工联主义(Syndicalism)和社会主义(Socialism)⚓︎
- 1864 第一国际工人联合会
- 1864 法国允许罢工;1881允许机会
- 1876 第一国际解散
- 1890s 社会党的发展、政治联盟的涌现。
1879年对巴黎公社成员的大赦
- 《L'egalite》,平等报
社会主义革命派
创立者:Jules Guesde 盖德,“红色教皇(red pope)”,建立了现代法国第一个大型政治党派,法国工人党(Parti Ouvrier Francaise,POF);这个党的初衷是为了:革命。
-
不相信选举,也不相信改革:
改革或者所谓的“参与政治生活”,就是在支持资产阶级共和国。可是为了改善工人状态,你必须要参加1890 劳动节游行等政治活动;以及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贫富差距加大,工人的生活状况依然改善了。
认为工人需要团结成一个整体,意识到政治活动的重要性,参与到革命中来,“革命之日终将到来”。
-
工人想要改革,最初是个弱势的政党,大多数社会党人不支持他;
在法国北方做得很好,因为北方有许多纺织工厂,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比较弱势的,支持他的是一些技术工人和小店员 等;
- 在此期间一直在进行==演讲宣传、集会辩论(共和国、大众政治)==,扩大影响力。法语称为Conference contradictoire,集会争锋。
-
盖得认为政党应该==自上而下、分层设计、领袖做出决策,依次传递==
- 最终成为了共产主义者
1899年,第一个社会主义派的部长出现在内阁中;这激发了盖得派的强烈不满:
- 为什么一个社会主义派的部长需要和绞死我们同伴的将军坐在一起议事? 你不是一边支持资产阶级共和国一边屠杀自己兄弟?
社会主义改革派
创始人Paul Brousse,保罗·布鲁斯,最初是个来自中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者,可能是“Propaganda by the deed”的作者:通过纵火、谋杀、炸药来鼓动群众革命。后来成为社会主义改革者。(类似伯恩斯坦)
- 提出一些景点的改革路线: 八小时工作日、改善工人工作条件、合理的薪资制度、保险体制...
- 反对盖得,认为社会主义政党建立必须建立在社会现实上 (而不只是马克思的理论或者是政党间的、议会辩论上);这个观点引发的冲突十分经典。
- 认为盖得的思想是“独裁的政党体制”,认为“渴望革命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理想的革命应该经过不同的阶段,走一切可行性道路的革命”。
- 放弃了“依靠革命实现胜利的道路”,但是很多人依然觉得“未来会有一场革命”。
- 全力夺取地区权力(进入议院、获得多数席位),这样就可以获得资金,为工会提供资金补助等;“工人主体当权,不就可以合法地把我们想要的措施施加给你们了吗”。
市政社会主义
分歧
Jean Allemane (就是一个工联主义者)就反驳说,为什么你(饶勒斯和布鲁斯这种)这些社会党人的领导人分明是小资产阶级 (教授、医生、律师),怎么代表纺织工人、冶金工人和手工业者?我们需要一个真正无产阶级领导的政党 ——> 分裂产生了。
作为印刷工人的Allemane认为布鲁斯是机会主义者。
- Allemane的反驳在后代无数次被用作攻击的武器,用敏感和挑剔的态度看待XX。(你是资产阶级!代表不了我们工人阶级!)
总结:社会党人(Socialists)主要就是社会革命派和社会改革派两部分,产生分歧,一些人出走成了工联主义者。
工联主义
激进工联主义和1895到1907年的许多罢工总是关系紧密。 - 这实际上退化成一种“无政府主义”
- 佩卢提埃(Peiloutier)提出了劳工职业介绍制度。患上了肺痨。尽管是个资产者,依然认为工人阶级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 依然相信阶级斗争
劳工职业介绍制度 被视为最基础的社会制度。工人可以在职业介绍所寻找适合的工作:通过集合各个公会形成劳工职业介绍所,组织罢工等。
- 依然相信阶级斗争
乔治·索雷尔
George Sorel,工程师。“大罢工”概念的提出者。对工联主义的贡献。
只要大家一起罢工,资本主义就毁灭啦!
饶勒斯
Jean Jaures,1905,统一了法国社会党,尽管这种争议并没有在此后结束。
- 一个资产者,经商失败,只能回家守着农场。哲学上看,他试图调和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矛盾。为工人和罢工辩护,一个热衷政治的左翼。
- 反教权但不反宗教。
- 一个伟大的演说家。
- “能让大家在争论结束后几乎都赞同他的观点”
1914.7.31 被刺杀。
无政府主义 / 安那其主义⚓︎
埃米尔·亨利
1872年出生在巴塞罗那,纺织工人之家;就读于巴黎综合理工ecole polytechnique,成绩很好,精通炸弹制作。曾经一度沉迷于神秘学、灵性。他的哥哥也是无政府主义者。
这种无政府主义可以追溯到圣儒斯特?
- 无政府主义者不想获取政权,他们要消灭一切政权、消灭国家。
- 恐怖主义的开始。
- 1894.2.12 试图尽可能地用炸弹炸死更多的人。寻找人多的地方。用自制炸弹袭击了“终点咖啡馆”,制造了很大轰动;事件发生后被捕。
- 目标是私有制度和强权社会制度。他们是一些暴力的个体。
此时的巴黎不是革命的巴黎,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创办自己的杂志,他们憎恶这个城市,信奉巴枯宁,认为破坏摧毁就是一种艺术。(1892~1894); 在蒙马特,这里是文学和文化无政府主义的中心。因为这里租金便宜。
他的父亲原本是社会主义者,后来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者;为什么这么多人成为无政府主义者?
巨大的贫富差距,美好年代(Belle epoque) - 他们认为“爱是为了更好地恨”,恨巴黎的一切,恨这个体系制度:指着巴黎说,”现在,是我和你的战争了”。“你们无法消灭无政府主义,因为他们已经深深扎根了”
吉罗婷
Monsour Paris: 执行断头台的刽子手。而这种残暴的死刑执行方式却被无政府主义者当作一种殉道,一种精神献祭和伟大牺牲。
路易·米歇尔(女性无政府主义者),认为无政府行为最终可以实现和平。
暴力是社会变革的火花。“暴动、口头和出版的舆论宣传、刺杀、炸弹!”
- 自由存在于能够摧毁资本主义的炸药中!
- 把炸药交给成千上万受压迫者手中,科学才发挥了它真正的作用;
- 拉瓦绍尔,ravachol,用炸药袭击警察局、袭击高级住宅区和资产阶级富人、餐厅等,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他被无政府主义者视为“现代基督”,一种殉难者、烈士的形象,因为都在33岁的时候殉道了。
- 受害者的生命算什么,如果死亡的姿势是美丽的?(一些无政府主义者的拱火和肆无忌惮的宣传)
- 一些无政府主义者给富人们寄恐吓信和死亡威胁(Dynamite,炸药)
蒲鲁东
- 第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1841 《财产是偷盗!》
- 有两个追随者:(1)克鲁泡特金;(2)巴枯宁(Bakunin)
克鲁泡特金
- 笃信“Propaganda by the deed”,以行动为舆论的武器;宣传刺杀、爆炸等手段。
- 恐怖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关系;安那其总是强调个人的完全自主,实际上只是十分危险的个体的完全自由;
- 恐怖主义原来说的是国家采取的威慑行动,(恐怖统治),但是实际上受害更多的是“国家恐怖主义”,安那其憎恨国家和统治集团、憎恨警察的镇压,所以瞄准了国家进行恐怖袭击;实际上,无论怎么比较,恐怖主义的屠杀大多数来自国家恐怖主义。因为国家提供了建制的、成体系和层级严格的屠杀机制,其效率会远高于个体自发组织、在严密侦破和压制下的恐怖行动。
极右翼危机(布朗热与德雷福斯事件)⚓︎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危机与呼声高涨的反犹主义,对应了极右翼;
布朗热(Boulanger)事件:第一次右翼民族主义浪潮⚓︎
布朗热事件
极端保守主义(极右主义,反共和主义、民粹主义)在法国的崛起
- 反犹主义(Anti-semitism)| 街头暴动(riots) | 反社会主义
-
一个小tip:Boulanger在法语里是“面包师”的意思; 背景:
-
对于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呼声(revengisme,复仇心理)以及阿、洛两地迟迟没有收回,对德复仇的心理;
- 共和国的软弱(宪政的基本建立)、下议院(低效的组织效率)、人口减少、政治腐败问题(激发了法国的反议会活动,总统的勋章丑闻 【这个可以后续再了解】)
-
布朗热迎合了上述两种状况,并且甚至争取到一部分左的支持(工人、手工业者和贫民)
-
1882年,右派的爱国者同盟成立,成员迅速扩大,激进爱国主义出现。
- 乔治·布朗热将军(1837),没有参与对巴黎公社民众对屠杀,战功赫赫,在意大利、越南、柬埔寨和北非都有战斗的痕迹。(chouchoux,宠儿,因为前去美国参加约克镇战役纪念时,直到当局降下了德国的旗帜再下船,被奉为爱国主义的代表)
- 和克莱蒙梭的关系很好,在早年,获得了工人的支持,发表了军队支持工人的言论,后来两人分道扬镳。
- 被左的温和共和派禁止参选(因为还在军队),但是他的支持很高。一些政府官员对他不满,把他派到克莱蒙费朗。一些民众自发封锁铁路,进行政治抗议。
- 从左翼获得政治支持,从右翼获得资金支持
- 积极宣传他提出的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的支持,在1889选举中,布朗热以绝对多数票取胜,一些省也提他为候选人。他的同伙和部分群众,都支持他立即向众议院进军,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但是布朗热想通过全国选举的合法手段上台,拒绝了政变主张。布朗热主义已经发展成强大的政治运动,使共和国面临严重的威胁。部分激进派分子和温和共和党人(也就是左)起来而反对布朗热。
老师在这里补充了出版物、 政治竞选宣传、小册子、海报、选票印刷对普通百姓政治参与的影响,公共政治开始普及 :你能够看到你投票人的照片:他们长什么样子,遥远乡村里的人怎么获得一些关于政治的信息。
- 排犹主义,构建了想像中的“他者”的概念。
1894年,卡诺成为法国总统。
Maurras
一个右翼的反犹作家
德雷福斯事件(l'affaire):第二次右翼民族主义浪潮⚓︎
德雷福斯事件
德雷福斯是一个犹太人。出生在阿尔萨斯地区。
德国军官里出现了一些法军内部的军事行动的信息,似乎是法军内部的泄露。怀疑是德雷福斯为间谍。把他削去军衔,流放大洋。但是越来越多的文件泄露了。一个反犹主义者皮卡德发现,德雷福斯是被冤枉的。
遗憾的是,代表右派利益的军方在商讨后认为,与其承认我们犯了错,不如让这个可怜的犹太人受点苦头 ,一些天主教会也持有相同观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们在潜意识里的反犹主义。
- 军方把发现真相皮卡德也流放了。此时左拉接收了这个案子,《J'accuse!》一封信给篓子捅出来了。然后一众人等下场发声。事实是一个Henry伪造了德雷福斯案件。
反映了1870年经济危机以来的反犹主义倾向(“总有人要被怪罪”)
从阿尔萨斯迁入巴黎,被深度同化的。这些人会对统治他们的犹太人怀有敌意。
用报纸发文章谴责共和制度的缺陷,指责犹太金融家试图控制法国。
后果:
- 形成了左翼和右翼的对立; 形成了法国军队、天主教会、反对德雷福斯的君主制主义者、保王党人(右派,反犹主义者) 与 共和制支持者、社会主义者这些支持德雷福斯的(左派)对立;
“左”的主力是温和共和党人、一些极左和中左,他们反对“新的独裁者”、“新的波拿巴”。他们执政时间已经比较长,有严格的党组织竞选系统。
一个更加悲惨的结局是,德雷福斯的孙女死在了奥斯维辛。反犹主义的顶峰。
个人的感受
间谍案本来是一个不算很大的丑闻,但是正因为执政右派用反犹主义态度打压,并且把战火烧到左派那边(认为是左派在偏袒德雷福斯),导致左右两派纷纷下场。最后普鲁斯特、左拉、饶勒斯等一众人等纷纷写文章开干,揭露了反犹主义盛行的现状,最终让德雷福斯案件成了关键案件。
- 布朗热事件我大二时候第一次看和现在大四毕业了再看完全不同。先回答布朗热这个人到底是左是右,支持他的人到底是左是右。
- 这里对“左”和“右”的定义为,是否支持“共和制(republic)”,支持者为左,反对者为右。这个定义与在中国的定义、与当代法国的定义是不完全相同的!
- 布朗热是右,毕竟还是反共和的。但是做的事情比君主制、教权主义的要左,也没有达到激进民粹的右;
- 支持他的人有左(比如社会主义阵营的布朗基派(名字很像,但确实没啥关系)有右(雅各宾派、沙文主义者、君主派、波拿巴派等保守势力、民族主义者、民粹)。他们政治诉求可能完全相反,有的可能完全重合(要求强大政府、要求消除腐败、要求收回失地),但是他们的重点,都是支持布朗热将军的。
布朗热的票中,近9万来自保守派、7.3万来自激进派、8.4万来自社会主义者。
- 右派尤其是支持布朗热的右,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民粹”。参与大众政治、迎合群众、手段自下而上,甚至会用传统左派话术 “政府是堕落的,建制派是腐朽的,精英是自肥的” 来包装。
- 关于中国的“左右”和20世纪初法国的“左右”
- 中国的左定义不能照搬西方左的定义。我们的“左”是允许一定程度的大政府、不允许西方意义上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经济,同时接纳西方右派的民族主义成分的;另一层面上,中国的“左”异与西方“右”的反共和倾向与民粹气质,接纳西左的社会主义与极左观念的。是一个杂糅态。
后续阅读细节
- 勋章丑闻;
- 巴拿马运河丑闻;
- 脆弱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左右派的轮流内阁;
- 法国国内形势混乱导致的资本家对外投资额的迅速增长、国内工业投资的严重不足:“高利贷帝国主义”;
Drinks && Drinking Culture⚓︎
酒文化与法国
“酒可以帮助人经络通畅、促进人的和谐相处,给人以希望”;
- 法国葡萄酒🍷和法兰西的特质、民族性格:产品质量、美酒品质(勃艮第和波尔多红酒)
- 科尔纳斯红葡萄酒
- 波尔多葡萄酒(英国人喜欢喝,因为离英国运输方便)
- 勃艮第葡萄酒(其他欧洲人喜欢喝,地理原因)
相比之下咖啡馆反而是比较晚出现的饮品。
cabaret: 有歌舞或者滑稽剧助兴的餐馆或者咖啡馆;
estaminate : 小餐馆 guinguette: 郊野小餐馆
bouchon:风格简单的土菜馆
chambray:男性交际的场所,类似俱乐部
bougnat: 可以合法销售饮品和咖啡的地方
zinc:在一些不算发达地区的小酒馆
Qu'est ce que a veut dire? (这句话意思是:这是什么意思?)
esprit de corps (团体精神)
paniers a salade (混乱的笼子)
Allez!(开始吧!)
Saint Danis!
bac blanc:中学毕业会考,只有通过了才可以上大学;如果你距离最底线只差一点,是可以重新考的,否则不能;
- 越来越多的人靠酿酒生活。很多人在收割的季节去田里工作,可能酬劳就是葡萄酒。
葡萄根瘤芽对法国葡萄酒产区的影响。路易·巴斯德对此和蚕病做了很多实验研究。
- 解决方法:进行一些美国品种的葡萄酒作物生产
-
咖啡馆、酒吧的数量增加了。
97个法国人,拥有一家小酒吧/咖啡馆。但是这个比例在不同地区不一样;
人均酒饮用量从1790到1900一直在上升;
人均纯酒精的消费量也在上升。
-
啤酒在很久之后才传入法国(拿破仑的对德战争胜利);伏特加也是这样;
pastis:茴香酒
apero:开胃酒 absinthe:苦艾酒,印象主义; Rue de la Goutte d'Or, 集中了北非移民 黄金之街?
- 左拉的小说 L'assomoire,小酒店?主角因为酗酒而死
乌合之众
- 人群是浮躁的;
- 群体是可操控的;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被人控制的时候,理性就从群体中被抽离出来了;
- 群体“像喝醉一样”摇摆着;
-
非酒产区的酒消费量比那些产酒区很高(布列塔尼、加莱甚至还会喝一些白兰地)
- 酒成为了地区特色、国家特色的一种重要体现(香槟?白兰地?葡萄酒🍷),一些酒按照地区划分同样带火了一些地区
- 这种情况导致禁酒变得十分困难,反酗酒运动遇到了更大阻力;也会缩短预期寿命;
-
19世纪20世纪,法国的餐厅文化才真的发展起来,开始的时候,优秀的厨师都是为贵族服务的。
Paris && Belle epoque⚓︎
巴黎的重建
- Baron haussmann 奥斯曼男爵;“奥斯曼景色”
- 1837年的巴黎,杜伊乐里宫和卢森堡公园已经是城市的边缘了;西岱岛是巴黎的中心; > 主要靠移民实现人口增长,因为城市生活环境并不好,(疾病和贫民窟) 而且接连的政治活动都导致了这种情况;
- 1852,拿破仑三世决心整顿巴黎的建筑和构造
- 1855 城市扩张了,但是依然有城墙,依然包含了一些乡村地区,迫使人们住在工人阶级居住的城市外围地区;
美好年代
Grands magasins du louvre 大百货商城,department store,大量产品出现(各种丝巾之类,覆盖各种价格) poor-down-and-out 穷困潦倒的地方
巴黎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从巴黎圣母院到玛黑区(最稀疏的地方)
- 火车站
- 东西分界更加显著,中心和周边对比越来越显著
- 富人、穷人、大道和重建的城市;
- “巴黎的街道是为了印象派而建立的”(一种夸张);印象派绘画;雷诺阿(劳工阶层、资产阶级)
- 大道也是城墙的延伸(圣丹尼)
- 陆军大道,凯旋门(巴黎西边)
- 加尼叶歌剧院 Garnier, 歌剧院大道;
- 维也纳城墙大道; 大街和马车
- 夜总会
- 城市边缘的不同景象:工业郊区,因为多数人的生活居住条件很差,很多人成为了共产党的支持者;这也是法国工业化的一种体现。巴黎市中心对边缘地区的恐惧:起义和郊区人的反抗、入侵;被市中心边缘化的人,这种边缘化反而使得一些人团结起来。
阿让特伊,(莫奈的描绘),莫奈花园别墅(纪梵尼) ,印象画画家聚集作画的地方;
帝国主义⚓︎
- 《海的主人》,1900,军官的故事,被击败后去到苏丹。“如果我们周围的世界面目全非,这是我们的错吗?”
西欧各国加强了对亚非地区的占领和统治剥削; “必须比我们的对手占领更多的土地,通过殖民”
法兰西帝国的扩张:一战结束,殖民地区的人口大概是法国本土人口的两倍。
法兰西殖民扩张史
- 恢复普鲁士占领时期前法兰西的荣光和国家权力
- 民族主义与建立强大殖民帝国的意愿的融合,共同导致了法兰西帝国的扩张,在一战后达到了顶峰。
- 帝国政治成了法国民族统一性的中心
- “帝国”成了法国人的核心标志。(making people french)
“把法国文明播撒到全世界,把大革命的道德律令播撒到全世界”
“教化的不止是欧洲,而是世界” —— "mission civilisatrice",教化使命,认为古希腊罗马遗产、启蒙思想、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这些让法国更加高贵,给了他道德责任把这些东西传播到其他地区。
- 1830年后侵略阿尔及利亚:巨大的军事信仰体系,“陆军和海军的征服欲”
- 1871年后:“如何让法国重回欧洲强国中?”(出生率降低、布朗热主义和社会主义反共和国制度、动荡的经济发展和工业衰退)
- 朱尔·费里:“殖民政策是工业政策的产物,资本大量累积,制造业发展,出口成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法国需要深入其他市场,这只能通过殖民来实现。
- “有责任将文明、西方教育、道德和政府制度带给全世界”
原因: - 殖民游说团体的增多(colonial lobby):一种大型团体,里面的成员以各种方式为殖民扩张提供规划和建议,它没有单独委员会,也没有严格规章制度,但是其效率很高(一些探险家、军方人员、财主、造船家、工厂厂长、传教士、作家、记者等),他们不是靠兴趣结合起来,但是其利益诉求是一致的。
- 重新规划法国,重新构建法国,包括对现有殖民地的扩充和重新规划:本土百姓的 **“重新安置” **
1900年的世界博览会
- 殖民地开始影响法国的音乐创作,比如在印度支那的扩张。
N'entends tu pas a ta fenetre celui qui t'aime ton quartier-matre (你难道没有听见驻足在你窗户下的我,深爱着你的军官)
Je reviens de Tonkin oi j'ai fini, hereux de tre revoir, ma jolie.(终于从东京凯旋归来,轻轻呢喃着与你相见的喜悦,吾爱)
J'ai quitte ma belle tonkinoise.(我离开了我美丽的东京情人)
C'est pour tour, ma charmante Franoise.(为了你,我亲爱的法兰西爱人)
Tu etais la plus belle de lile, loin de toi je n'etais pas tranquil.(因为你才是最美的所在,远离你的我永远无法岁月静好)
- 德彪西、拉威尔,对东方音乐逐渐着迷;
legion etrangere, 外籍军团
印度支那、马格里布、叙利亚等;
-
殖民呈现国家化、归化倾向,不少法国女性反而渴望在殖民地地区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参与人道主义事业,虽然她们的丈夫作为殖民者,所作所为是不人道的)。
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
-
1914年法国对德国宣战时候,人们从来没有想到这是终结他们的殖民帝国的开始。
“人们能找到什么工作更为高贵或者更有启发性?开拓殖民地意味着接触新的种族和文化,也意味着达成最高贵的友谊,因为无法提升殖民地人民尊严、道德和民生状况的殖民都是野蛮的。”
- 反殖民游说团体,认为殖民扩张对财政、道德的危害很大。
- 反对殖民主义、白人中心(让·饶勒斯,社会主义、教会人士和先锋艺术家们、共产主义者)
- 某种意义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法国殖民帝国衰退的开始。1962年,法国撤离阿尔及利亚,殖民帝国彻底崩溃。欧洲人自称其欧洲文明举世无双,但是却以其名义厮杀了四年之久。
一战的起源⚓︎
- 法国和俄国的联合 vs 德国
- 法国把英国视为敌人
- 奥匈帝国 ,是五方势力的角力
- 神圣联盟
人们指望一场战争,但是没人认为这个战争会导致帝国的消失。
背景
- 匈牙利人反对俄国人在巴尔干地区的活动,德国和奥匈帝国结盟;(1879年)
- 意大利和德国以及匈牙利结盟(1880年);
- 许多法国资本家在俄国进行投资,这种经济活动影响到了法国和沙俄的关系;试探法俄同盟的可能性;
- 1892年,法俄条约,如果一个国家被攻击,另一个要帮助,1894年同盟成立了;
- 德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工业赶上英国、造船和军工技术、化学生产和实验上,都有迅速发展;英国和德国展开了海军的竞争:英国人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海上霸权。
- 法绍达事件,英国人意识到需要和法国人结盟对抗德国人:英法的谅解录:英国守卫英吉利海峡,法国守住土伦港口;
- 1905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德国的摩洛哥威胁,加剧了紧张关系,使得“发动战争”成为可选项” > 出生率这个因素很重要。 法国人也逐渐知道了这一点,他们的出生率在相关五个国家中是最低的; >
- 施里芬计划:假设法国人夺回阿尔萨斯洛林,德国人借道比利时、荷兰进行反击,此时英国人也会加入法国人的行动,需要把行动扩大到英吉利海峡沿岸,扫荡荷兰比利时。
- 1913 萨维尔纳事件,同样加剧了紧张的关系
- 德国人也不信任阿尔萨斯人:俾斯麦反对天主教,德国军官和阿尔萨斯民众之间也存在不互信,法国人间歇利用这种不互信挑事。
- 德国人相信俄国人至少需要两周时间完成战争动员;
- 柏林和巴黎都相信,这场战争可以“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法国人想要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战争
- 战争的爆发不一定完全由各方的压力决定
- 不只是外交行动导致了这场战争
jingoism,侵略性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每一天都在梦想着未来的战争”,从社会达尔文角度说,就是一种对“战争的期待”,展现我们是“优胜劣汰”中“优”的那一类
堑壕战(trenches)⚓︎
争夺阿尔萨斯和洛林。
- 毛奇(德国指挥官),执行施里芬计划,在比利时遇到了抵抗
鲁登道夫(德国指挥官) 人们相信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德军行动得很快。
英国远征军
- 德国距离巴黎的距离只有35英里,但是由于神圣同盟的帮助,法国的后防线一直很坚固。
马恩河会战
- 马恩河会战,巴黎的出租车司机载着士兵前往马恩河会战的战场,在情况变坏之前,英国人阻隔了德国人的进攻。德国人开始挖掘堑壕。这一场会战拯救了法国。
- 德国人试图绕后包抄,沿着海岸冲锋然后迅速截断敌人撤退的道路,而法国人英国人试图守住港口,避免被德国人包围。(《西线无战事》by 巴布塞)
Note
压低瞄准的机关枪、火焰喷射器、铁铲、大炮、战争、坦克、弹坑、手榴弹; - 堑壕从瑞士延伸到英吉利海峡。
吹口哨冲锋:才迈出第一步就被机枪杀死的指挥官们;(“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是杀戮场。
-
1914年法国突围失败(火炮攻击和伏地突围战略,很多人甚至死在了自己的炮火下),难以冲破德国人的防线;德国人在后方建立了充足的补给线。所有人都说,“下一场冲锋就能够突围”,但是直到1918年都没有做到;尸体越堆越多。这种情况在东线、意大利匈牙利战场都是这样的。
-
大量的伤员(致命伤:20年代的巴黎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乞丐),
12000英国士兵只有2336人幸存。
千米级别的推进会被各自的媒体大肆渲染;因为每一码都是许多生命;
“每个人身上都有死尸腐烂的气息” | “死亡让人麻木了”
Il n'y a rien a faire: 已经没什么可以做的了;
-
“他们在哪?他们在哪?他们挂在堑壕的铁丝网上。”
-
“头低下来,然后祈祷炸弹不会掉在你头上”,狙击手也可以一枪爆了你的头。
-
-
在之前,飞机一般是侦查用,后来人们发现可以把武器放到飞机上进行杀伤;
凡尔登战役
- 1916年,德国人意识到自己有更高出生率,可以死更多的人:“我们会迫使他们和解,他们不能像我们一样承担这么多人的死亡”(残酷可怕的战争)
- 凡尔登战役(近身肉搏):凡尔登地狱。
民政阵线⚓︎
索姆河会战
- 索姆河会战:四年里最黑暗的日子
- 在第一天就有4万英国士兵受伤,2万人死亡,每半米就有一个伤亡者;
shell shock:弹震综合症:一种不断让人精神崩溃的疾病;大老鼠、堑壕;
- 几周的较量后依然无法突破。
- 贝当元帅停止了这种简单冲锋送死的做法;
1917
- 布尔什维克的革命:
- 二月革命:沙皇独裁统治垮台,科伦斯基执政;
- 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上台;1918年里托夫斯克条约后,俄国退出一战;
- 美国参战(1917之前是保持中立的)
- 德国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让英国退出战斗:限制其资源、兵力:无限制潜艇战,限制英国的大西洋贸易(从美国运来的军火);
- 德国的战争机器无法和美国的综合工业实力抗衡。
- 在法国,人们的厌战情绪高涨:难民问题、社区的压力:士气低落
- 不过在柏林的情况比巴黎还要差,最好的是伦敦(因为战场不在英国,但是英国付出了士兵)
实际上,没有人知道大后方的具体情况,包括兵变、罢工等极端情况;最可靠的历史记录==来自一些前线士兵的书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后代不是很了解情况:都被高层掌握着。这些法国的书信保存在单独的档案馆中;
鲁登道夫攻势
- 1918.3。胜利攻势,1914年以来德国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沿着索姆河发动进攻。五天内前进了40英里;在复活节那天,德国的远程大炮可以攻击到巴黎的蒙帕纳斯地区;但是微观上,德国人开始遇到补给问题和越来越顽强的抵抗,到六月份,鲁登道夫的最后一次绝望攻势失败了。
-
护士的地位得到重视,女性的权利也得到重视,一些女权运动开始兴起(争取女性的选举权)
- 罢工:人们希望有更好的条件:凭什么女性的条件比男性的差?为什么辛苦工作只是丰满了奸商的腰包。
-
1918.11.11 一战结束 ,150w法国人死去,460w人受伤;90w英国人阵亡;意大利也有57w人阵亡;德国阵亡了200w人,更不用说1918年流感带来的巨大冲击;
- 即使幸存下来的人,也有好多精神错乱了。这些士兵回到故乡重获新生了,但是其实早已死去。“缠着绷带的幽灵,走回了墓中”。
一战的悲痛与记忆⚓︎
- 当死亡摧毁了我们挚爱的人,我们的希望和欲望还有快乐,都一同被埋葬在坟墓里。
哀悼
- 一半的法国士兵是伤亡在 1914.8~1915.12 这17个月。穿黑裙子的寡妇和死去男人的空虚
历史人口统计学
- 研究个人和集体的哀悼 : 到底有多少人?,Jay Winter,“悼念群体”的概念:覆盖之广,难以置信
- 第一个哀悼圈:法国军队不仅是胜利的,也是悲痛的。士兵们试着找回被遗弃的同胞的尸体,给他们安葬(十字架);
- “幸存者综合症”:他们的兄弟姐妹、父母亲人、战友和同乡
- 第二个哀悼圈:家人、亲人。 很多时候这种哀悼在资料中很少记载。
- 第三个哀悼圈:朋友的哀悼,战友等、战争伤痕。
- 死亡颠覆了正常的世代更替,影响了整整一代人(La generation perdue,迷惘的一代),会影响战争后的很多年
- 加缪:一个儿子比他的父亲活得久;
士兵最害怕的就是孤独地死去,被战友抛弃的死去,甚至连尸体也不会被收集。这是一种不被看见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在天主教国家,对死亡前的仪式十分重视的情况下,工业化战争破坏了这个传统的仪式感;
一个特征是士兵尸体的缺失;对于幸存者,30%的人也是残缺的,更不用谈炮击带来的士兵心理创伤这种了。(想到了五号屠场 )。
- 集体死亡和遗体缺失,都需要新的代表形式,让这些士兵被永远铭记。“政治的仪式和个人的丧亲是可以互补的”
- “记忆之场”,以一种艺术品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讲实在的我突然想到一个,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遗体这个事情,也是一种记忆和回想的体现。
- “记忆之场”,以一种艺术品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些名词
Douaumont? 杜沃蒙公墓,剩下还有2个公墓。记忆地点成了全法国人民哀悼的地点。 - 把名字刻在墓碑上、念出这些士兵的名字、建立纪念碑、死去地方的土壤、炮弹、其他的纪念品等。(1920年在伦敦和巴黎的情况:无名阵亡士兵纪念馆) - 哀悼的全国化 - 个人的悲痛和集体哀悼交织在一起,个人物品和战争遗物的混合。 - 基督教士兵的牺牲和基督教义的混合:新时代的玛丽亚
Maurice Galais 博物馆(莫里斯·嘉莱博物馆)
人民阵线⚓︎
人民阵线:反法西斯的政党联盟
西班牙内战
- 弗朗哥究竟是法西斯还是右翼极端主义?
右翼在法国的兴起
-
- 1920s:法国笼罩在极右翼的氛围当中;
- 墨索里尼的上台和得势,1933年希特勒上台;
社团主义:认为可以通过纵向控制行业组织来解决社会矛盾冲突;(工团主义??)
- 东欧的农业大萧条
- 法国德国一战后的通货膨胀;
欧洲背景
1936年选出了由社会党人布鲁姆(Leon Blum)领导的人民阵线政府。
-
法西斯成了一种欧洲现象(也是欧洲现象)
- 德鲁·拉罗谢尔,一个潦倒的小说家,也是法国法西斯的最初倡导者,《吉尔》给法西斯主义很高的评价(“基督教教义般...”)
-
查尔斯·莫拉斯,君主主义者,认为法国应该按照其天然疆域扩大其领土(“法兰西行动”),恢复那种君主制美德是很有必要的。传送门
1926 “法兰西行动”被教皇定义为有罪的
-
“架枪”:1919,相信暴力行动、国家社会主义;
-
“火十字团”:1928 Croix de Fie;
这些团队后面有很多奢侈品制造商的赞助;(?)
-
极右翼对中产阶级的巨大吸引力(德国、意大利的例子,通货膨胀、生活下降,怪谁?怪魏玛共和国;法国:反当权的共和国)
- 法国极右翼的极度仇外(xenophobia),1935年法国的人口逆增长,7.5%人口都是移民,是欧洲比例最高的;左派也有仇外的,但是没有右翼这么系统;
史塔维斯基(犹太人)因为右翼攻击引发的警察搜捕而自杀,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危机:和许多政治家是熟人;引发了许多示威游行(总理辞职)、联合政府成立;右翼宣扬“要把共产党员和犹太人一扫而空”
- 1934.2.12: 1968年前最大的维护共和国的示威游行:从法西斯主义中拯救共和国
Vichy France⚓︎
历史进程
- 法国在一战后的衰退:重大创伤、人口和美国对欧洲事务的介入。
法国人认为“爆发一场新战争是无稽之谈”,“战争只会越来越亏,并且就像1914是为了1871年一样,二战只会是为1914年而战”;与之相对的是希特勒的紧张备战和军队扩充;
-
二战爆发前法德的军事差距不大,势均力敌,同盟国拥有更多的坦克,但是希特勒的坦克使用更加灵活;德国人在轻型轰炸机上有一些实战经验。
-
马奇诺防线,延伸到土耳其边界;阿登森林是“天堑,无法越过”
-
敦刻尔克撤退
-
大量的难民和逃难群众;
-
在列车车厢签署了停战协定:法国被击败了;
维希法国
- 新的法国政府,法国北部被德国占领,而南部地区被法国维希政府控制;
Collaboration(fr: collabo): 和他人协作完成某个任务:这个术语不再中性,带有贬义,因为很多法国被占领者与占领者合作,这种现象还发生在比利时、匈牙利等;“通敌!”
Collaborators
-
这些通敌者,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农民,他们来自不同阶级,也不只是因为宗教或者什么信仰,就成为了通敌者,这种现象很值得研究:为什么他们很乐意看到犹太人和共产党人被屠杀?维希是怎么洗脑他们的?
-
与德国人合作才是保护法国——“也许你可以拯救国家,但是不能拯救法兰西民族”。
- 仇外:右翼的典型想法:让仇外成为国策;
- 反犹主义(从德雷福斯事件后一直延续到)成为国策;维希做这么多是为了让人民相信“Better Hitler than Blum”,希特勒比布鲁姆(人民阵线主席、社会党人、犹太人)好。
(贝当)对于犹太人,国内没有了足够的生存空间(民族主义的压迫)
“法西斯是抑制欧洲衰落的唯一方法”,也是一些右翼给群众洗脑的方式;
- 道德秩序 治国(moral order),自由平等博爱变成了秩序、工作、祖国和宗教;
- 就像呼唤贞德一样呼唤农民主义;“法国的衰落会把人带入田园”,社团主义(Corporatism:立法权力给产业、农业、职业团体代表)
从历史的避而不谈到重新审视;
- 1942 德国人占领了维希法国,接管了维希法国收押的犹太人
反抗运动⚓︎
直到诺曼底登陆时候,维希法国依然在搜捕杀害犹太人;
布洛赫?:
- 在法国的非犹对于犹太人的态度:维希和纳粹在法国的宣传:维希法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纳粹驻扎的国家中依然执行了犹太驱逐政策的,尽管法国是二战中犹太人驱逐比例最低的国家(有很多地理因素导致很多犹太人可以被藏匿)
Paxton,历史学家。
密特朗 - 通敌者
- 火十字反移民成员;后来的法国总统也曾经是通敌者的一员:迫使法国人开始审视自己的历史。
巴拉聚克(The stones of Balazuc)
抵抗者
- 共产党员是最积极的抵抗者,除了犹太人之外,共产党人遭受了最多的苦难:维希警察会把被逮捕的共产党员名单交给纳粹。
- 共产党人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政治小组”进行抵抗,他们有组织,有代表;他们并不是来自莫斯科,而是笃信共产党理念的人;
- 这些共产党员有的是铁路工人、冶金工人(接触爆炸物易燃物),有的是农民,通过破坏铁轨造成伤害(Members of CGT)
- 共产党人同样组织了大规模的罢工
- 与之相伴的是大规模的告密:在当代,很多地方的老人并不愿意回忆那段历史:“还不如把它们尘封起来”
- 一些在巴黎和里昂活动的犹太抵抗组织同样英勇;
- 新教徒对犹太孩子的保护:Le Chambon-Sur Lignon
-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去基督化、1790对大革命的拥护和总统选举,一些地方有明显的左倾右倾倾向,这些地区都发生了很猛烈的抵抗运动,并没有具有地理差异;
- 迫使更多人加入抵抗运动的:义务劳动强制法令(STO),命令法国工人到德国参加强制劳动。
皮埃尔·拉瓦尔(当时的维希法国总理):通敌者
-
《维希法国时期的抉择》:18%的法国人参与了抵抗:怎么定义“抵抗”:消极对抗Vichy、分发传单、制造罢工、抵制柏林产品等;
- 在里昂,抵抗力量十分强大;(法语Maquis:有组织的抵抗者、游击队员,许多法国人虽然不会端起枪,但是也会负责传递信息、制造衣服等)
- Maquis在南部地区更多,因为可以借助山区的地理环境躲藏;
-
人们对抵抗组织成员的纪念:鲜花💐
法国的反美主义⚓︎
since 1945 反对美国政策、反对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角度的文化上的清高”
- 一些支持美国的学者认为“美国化”是不可避免的道路(雷蒙·阿隆)和莫里亚克;
反美
- 95%的共产党人反对美国在法国设置军事基地,虽然最终是反共产党的戴高乐执行了这个想法;
- 萨特、波伏娃:反美急先锋。从一战到二战结束,美国在法国培育了很强的根基,包括二战后的米歇尔计划(尤其是遭到共产党的非议:意识形态的分歧,“浴缸和冰箱文化” by 阿拉贡; “可口可乐的殖民”)
- 在1949年北约成立时候这种争议爆发了;
- “美国人蔑视欧洲文化”,“马歇尔计划是收买欧洲的计划”
- 萨特:非要我选择冷战的一边,我会选择USSR!
-
可口可乐:美国的象征;1949年,Coke工厂进入法国,在此之前已经渗透到欧洲市场和工厂中了;
- 煽动欧洲人抵制可口可乐,(from 奥地利、意大利和法国),而Coke的领导人则是坚定的反共产主义者;
-
抵制法国电影的好莱坞化:法国人对待工业产品、电影一贯的看法:制造优良质量的小产品。(尤其是在知识分子的争论之中)
-
建筑方面的反美:建筑保护与摩天大楼化的斗争
- 蒙帕纳斯大厦(“一种美式建筑!”)破坏了巴黎的天际线,而美国(芝加哥)的摩天大楼一座接着一座;
- 拉德芳斯商业区(美国化的法国建筑与商业),不过巴黎还是保证了它的纯洁性;
-
电视也在摧毁法国(让人麻木!破坏我们的文化),不讨知识分子喜欢;被树立成美国的代表;
-
欧洲迪士尼 :“法国的切尔诺贝利”
-
麦当劳、汉堡王:1980s进驻法国;
- Franglais:英语外来语应该从行政管理中彻底消失!
对美国化和全球化的担惧;
这是一场注定打不赢的战争:因为法国不再是一个强大国家,而幸运的是法国文化保住了它在国际的地位。
越南和阿尔及利亚⚓︎
背景
英国殖民地独立和法国殖民地独立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大量法属殖民地的流血冲突。
- 法国力图保持其强国本色但在美苏之间难以突破封锁;
- 撤出了叙利亚、黎巴嫩,但是越南和阿尔及利亚:法国人1830年起就在那里; (Ho Ho Ho Chi Minh, NLF is gonna win!)胡志明的父亲是法属越南的官员,但是由于是民族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最终丢掉了官职;建立了Indochinese Communist Party。
Vietminh:越盟。胡志明的游击战战略:你杀我十人,我杀你一人。最终这种战略给殖民者带来了巨大负担(因为被迫“继续战争”,成本增加,各方压力也增加)
- 1954 dien Bien Phu 奠边府战役,法军失败;法国将越南分裂成南北两个国家;这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自从一战的残胜后,他们一直在失败——尽管他们都认为继续投入资源进行战争,他们总会胜利。
- 法国人拉拢美国人“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 20, 000 法国士兵在越南阵亡,许多知识分子掀起了对法共的怀疑(虐囚事件),军队在其中的角色(秘密军队组织)饱受怀疑;
电影《阿尔及尔之战》:留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和反抗的阿尔及利亚人;
- 许多法国知识分子进行的反抗。
- 反映着传媒和新闻的全球化对国家决策的影响;
- 在阿尔及利亚的失败更加“耻辱”,因为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都是法国的“定居殖民地”;1830年,阿尔及尔沦陷,开始被法国统治;
- 很多在阿尔及利亚定居的人不希望脱钩,“法兰西帝国就是他们的生活”,有100万法国人口,在突尼斯有20w,在摩洛哥有30w,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经营很久;
-
苏伊士运河危机:埃及是阿尔及利亚抵抗运动的支持者。在苏联和美国的调停下停火了,这被法国人视为另一种耻辱。
-
1958年反法的阿尔及利亚反抗爆发,而法国军队与在阿尔及利亚犯下罪行的军人之间也有巨大矛盾。
- 由于担心一些军人夺取法国权力,总统Coty任命戴高乐为总统。(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
- 尽管不少军人对戴高乐不满,但是戴高乐依然推动法国从阿尔及利亚抽身了。(1961)公投后还是出现了一些法国在阿军官的暴动。
Hachis
为法国而战的穆斯林们的简称;
右翼的崛起
- 国民阵线的勒庞:大选结果很好,不仅在一些天主教浓厚的地区很受欢迎,但是他们在一些地中海城市同样很受欢迎:并不是因为来自北非的居民的投票,(右翼是反移民的)而是在殖民地生活过的法国人把票投给了他。这些人回到法国之后买下咖啡等,继续更好的生活;
戴高乐⚓︎
La Haine 恨;法国政府对待有色人种的态度
戴高乐
- 1958年拯救了法国,代表了一种法国理想,重建了法国的正直,结束了派系纷争。
- “拯救了法国的荣光,不仅是二战,还有战后”
- 通过第四共和国恢复法国的主权,在二战后将法国凝聚起来,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 建立了政党、维护并且推动共和国的建立。其战略(二战)也研究了拿破仑的战法,但是他也很注意和“独裁者”这种形象做切割,不断拉近和百姓的关系。
- 躲过了很多刺杀行动
Grandeur : 伟大,法国必须要伟大 | 拿破仑式的民族主义
不属于左翼也不属于右翼,而是“凌驾于左右翼之上” | “在法兰西精神上的神圣联盟”
问题是,在已经有两个伟大力量的时代里,保持一个已经衰退的大国的伟大?
- 一种,激进反共,但是比美国人更务实、更现实;
- 另一种,在两个伟大力量之间徘徊,坚持自己的独立自主,不失法国本色(核能力),同时在非殖民地地区保证自我的影响力(刚果、塞内加尔和非洲);以一种代理人的形象存在于两个伟大势力中间;
- 担心美国通过NATO控制欧洲;推动德国和法国的和解,化解仇恨;
- 拒绝美国的越南政策。
- 激烈的反共政策:不希望自己在这些人中间;
- 擅长应对记者发布会,并且不搞“橡皮图章”一样的发布会。
具体而言,如何团结民众?如何做好一些细节?这些问题还没待他回答,他就去世了。
拿破仑: 废除了议会,加冕为皇帝。戴高乐也继承了一部分拿破仑的观点:中央集权,但是更多地融入了公民权利和公民投票。
德勃雷:主导了1958年宪法。
本·贝拉?(和阿尔及利亚战争相关?)
1968年·五月风暴⚓︎
这一集老师讲的实际上是法国大学教育的变革和五月风暴的影响(加入了很多他的求学/教学体验)
西欧
- 欧洲人(学生)抗议大学需要改革:教育危机;
- 婴儿潮带来的大学生数量增加,但是大学的硬件设施跟不上。上层阶级的教育特权仍然被把控;(19.2w的大学生 in 1958;43w in 1968)
- 20%的大学生(1964)是工人和平民子女;
- 一些学校甚至没有校园(Campus)
- 美国人深陷越南战争;
- 工人的罢工活动
- 言论自由运动和性解放(The more I make Love, the more I make the revolution)
虽然女权运动还是在中产阶级中发展;
“只有当最后的神父吊死在贵族的肠子上我们才安全” (From 法国大革命)
结果:戴高乐的辞职;他认为依靠法国的民族主义就足以平息学生的抗议和工人阶级的不满:“我被法国驱逐了!”
风暴
CRS: 公共安全部门1968.5.3 进驻索邦,关押并且非法对待学生
圣米歇尔街。
- 5.6日的街垒之夜:各种可以做障碍物的东西都被拿来做障碍:车、树木、砖块
中产阶级对警察和学生的举动感到非常震惊。
-
当时的首相是蓬皮杜。5.11 命令大学重新开放,不允许警察干预;
-
5.16日 人们开始占领工厂。“工人们也需要掌握自己的生活,他们也会经营自己的工厂”
学生和工人都认为自己“向残暴宣战!” | 反对泰勒主义 | 在学校里和在工厂里的人是“弱势的” | 需要在工厂里也设立工会,工人有自己的办公室;
共产党本来应该代表苏联工人阶级,但是到头来只代表了他自己。
- 大学饱受资金不足的困扰:通过法律使得大学的经费自主化(也就是教育的美国化) 上层阶级意识到需要支持戴高乐主义平息事件,不过总的来说改革不是彻底的改革,但是清除了一些弊端,法国大学更加开放了。不过也必须要看到,开放化并不能解决以前的很多问题。 这也不能算是一个“革命”,但是他们所做的是正确的,意图是好的,涉及的人群是广泛的,是在打造一个人性化的世界。学者、管理者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没有足够多的工作:这是年轻人面临的危机”
amphitheater B: 圆形剧场B
移民⚓︎
“保持法国依然是法国,这很重要,如果我们失去了学校,我们就什么也不是了。”
可别把法国的车牌变成德国那样了!法国和荷兰对欧洲宪法投了反对票;
- 欧盟:欧元
- 法国:糟糕的医疗体系|“彻底的美国化是糟糕的”
- 郊区的年轻人:怎么办?|他们发生了什么?
- 2005.10.27 的郊区暴动:居住的多是穆斯林、北非 ,经济很糟糕;近年来这种事件越来越多,行动也越来越恶劣(针对警察、针对地铁等公共设施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