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约 6464 个字 1 张图片 预计阅读时间 22 分钟
年鉴学派扛鼎之作。费尔南·布罗代尔呕心沥血的一本历史学名著,贯彻了他主张的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并给出了年鉴学派的结论。光是开头《资本主义的活力》一前序,足以让读者玩味良久。
我们不是去发现历史的奥秘,而是去说明它。
资本主义的活力⚓︎
某个角度看,经济史包括人类的全部历史。不仅是人物的历史,也是重大事件的历史,还是在长时段中演变的有结构的深层次的历史。
如何对这份历史进行取舍?我选择了 长时段的内在平衡和不平衡。 在我看来,前工业化时代经济中最重要的东西,正是迟钝刻板的初级经济和范围狭小、但又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发展并存。农村中的农民,几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另一方面四处扩散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开始逐渐展现现代社会的雏形。
我试图用 “物质文明” 概括这一切。
第一卷小标题,罗列了推动物质生活进步的各种隐蔽力量,人类的全部力量就建筑在这些隐蔽力量的基础之上。
第一卷
- 人口数量
- 人口的减少和恢复:匮乏、灾荒、战争和疾病。
- 当时的人吃什么,喝什么,住什么,穿什么
- 对稻米和小麦的选择;农业;技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
- 城市、货币
- 日常生活的推动、加速器、重要组成。
第二卷
- 人的习惯与常规(日常)
- 关于那个时代的人每天做什么:生产、消费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
- 初级市场
- 生产、消费:市场经济的门槛;作者使用==经济生活==,来和前文所述 “物质文明” 对立起来,同时也和“资本主义”进行区分;讨论信贷、债券、交易。
- 关于市场经济在15~18世纪的发展
- 两种规模的市场、交易所;
- 资本主义
- 好复杂,实际上很难说清楚,所以布罗代尔的处理方式是从很多息息相关的细节着手,描写这个复杂的系统。
人们通常对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加区分,这是因为二折自从中世纪以来始终齐步前进,因为人们往往把资本主义当作推动经济进步的动力,或者经济进步的结果。其实,物质生活是一切的基础,一切进步取决于物质生活的膨胀,市场经济本身也依赖物质生活而迅速膨胀。在这一扩展中,得益的始终是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成功需要具备某些社会条件,需要==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的中立、宽容或软弱==。即使在西方,这种程度也有所不同,由于种种有历史根源的社会原因,法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始终不如英国那样有利。
经济世界
- 占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的界限;
- 总有一个中心或者极点,在过去是城邦,在现代是都市;
- 任何经济世界都分层划区。
任何经济世界都分成几个向心区,离中心越远,条件越差;资本主义其实就靠这种阶梯为生,外层地区供养内层地区,特别是腹心地区。中心依靠外围的供应,但是外围又屈从中心的需求。
“资本主义是世界不平衡发展的产物,它必需在国际经济的配合下才能发展”。地域的广阔无垠、条件的优劣不一,这是产生资本主义的前提。 如果没有别人为它充当奴仆,它也许会寸步难移。
- “两个法兰西”
- 沿海的法兰西(表现得十分活跃和机灵,但与内地联系不多)、内陆的法兰西(恋土守旧、目光短浅、对国际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无动于衷)。照例总是第二个法兰西掌握政权。
- 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博弈
- 1651年航海条例:英格兰脱离阿姆斯特丹;虽然荷兰控制欧洲贸易,但是英格兰拥有对它施加压力的一个手段:由于风向的关系,荷兰帆船总是需要在英国港口停靠。
绪论⚓︎
把日常生活不折不扣地纳入历史的范围,这样做有什么用处?是否有必要?
日常生活无非是一些琐事。在时空范围内微不足道,你越是缩小观察范围,就越会置身物质生活的环境之中。大的观察范围通常与重大史实相适应,比如远程贸易、民族经济或者城市经济网络;当你缩短观察时间跨度,你看到的就只是个别事件或者种种杂事,历史事件是一次性的,或自以为是独一无二的,而杂事则是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得到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它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时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 。有时候,几桩传闻轶事足以把某盏信号灯点亮,为我们展现某些生活方式。
...
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展现社会的面目,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行方式绝对不是无关紧要的,这些镜头同时展示不同社会的差别和对立,而这些差别和对立并非无关宏旨,整理、重现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情。我不认为它浅薄无聊。
数字的分量(人口篇)⚓︎
人口增长既是物质进步的结果,又是它的原因。不过,人口增长的速度却发生了变化。
- 潮汐体系
- 人口的涨潮和落潮:良田、家族制、饥荒、瘟疫、战争。
- 人口估算
- 中国与欧洲的人口差不多。于是假定全球人口 = 欧洲或中国人口的 1/4 或者 1/5.
- 共时性
- 人口波动现象在欧洲以外也很常见,而且几乎发生在相同时刻:中国和印度人口增减的节奏和西方大致相同。似乎整个人类都服从同一宇宙命运。 “从法兰西的圣路易王朝直到遥远中国的蒙古王朝,存在有共时性”。
- 气候因素
- 小冰河期。
- 人口密度与文明水准划分图
-
戈登 W 休斯(人类学家)为1500年前后绘制的世界地图,(Links)把世界划分为76种文明和文化,1.5亿平方公里的陆地分为76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块。
- 以采集和捕鱼为生的原始部落:第一类,从1~27号。
- 游牧部落:第二类,从28~44号。
- 从事不糊口的农业的居民:第三类,45~63号;(形成一个奇怪的“腰带”地区,分布在世界四周)
- 文明地区:第四类,64~76号;不但人口比较稠密,而且具有许多有力手段和条件:家畜、农具、车辆、城市等。属于发达国家,“住满了人的世界”。
- 旧的生态体系
- 饥荒、瘟疫和战争:着重讨论了战争。因为战争某种程度是两个文明的冲突。经济生活和资本主义显然比物质生活更加粗暴地把世界划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而目前世界的可悲现实已经使我们十分熟悉这一分类标准。
一日三餐的面包(食)⚓︎
从一开始起,农业总是寄希望于某种主要作物,并在优先种植主要作物的条件下,然后开始发展其他附属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这三个主要作物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这三个作物也是这章主要讨论的对象。
小麦⚓︎
小麦、燕麦、大麦、黑麦:四种主要谷物。轮作制、制作工艺、种植面积。
北欧的特点是肉食消费较大,南欧则是碳水化合物的比重较大。军舰上则有咸肉和金枪鱼可以改善伙食。
面包之所以成为主食,是因为按照提供同等热量的标准,小麦是相对最便宜的谷物。
尽管如此,富人、穷人对于麦这一种谷物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黑面包、白面包、全麦面包、麦麸面包;
小麦、面粉、面包三位一体:贯穿整个欧洲历史:对当时的人来说,“活着就是啃面包”。
稻米⚓︎
印度(南亚次大陆)、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地区)、中国、日本。
- 稻米种植
-
-
人和劳动力的大量集中;
-
水的调动和使用;
-
良好的政权组织机构;
-
水利工程:(灌溉、水渠、梯田、运河、水井)
-
- 水稻的特性
-
-
极高的土地利用率;
-
每年有两到三季收成;
-
吃法简单:加水一煮。就可以天天吃,配一点小菜调味;
-
初到中国的一些欧洲旅行家会对遍山遍野的水稻田感到惊讶:远东人竟然不屑于进行畜牧业和林业的经营,而是都用来种水稻!
🤔中国清代畜牧业的情况如何?水稻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情况。
玉米⚓︎
新大陆、墨西哥。
- 玉米的特性
-
-
生长迅速、玉米粒在成熟前即可食用;
-
一年可种两季:一季靠灌溉、一季靠雨水。
-
- 玉米种植的情况
-
-
集约耕作。
-
需要一点肉食提供能量补偿:唯有咀嚼古柯叶能让他们精神倍增。
-
1493年后到达欧洲,十六世纪上半期到达中国。18世纪在中国得到真正推广。
土豆⚓︎
美洲的广泛推广。18世纪欧洲的食品革命。
奢侈和普通大众的对立⚓︎
- 中国人吃肉很少:少有位屠宰而饲养的家畜。蒙古人习惯吃煮羊肉:中国人吃肉总是要加一点别的东西。
吃饭的礼仪和餐桌的摆设:
在西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客人面前都只有一块木板或者一大片面包(有时候用面包擦去食物切割后流淌的汁水),把肉摊在木头上吃。人人用手指各取所需。
叉子的使用比想要的慢。蒙田不用叉子进餐。1660年英国的财产清单上没有叉子,到1750年前后叉子才普遍使用。
- 盐
- 对于维持人、牲畜和腌制咸肉咸鱼必不可少,尤为重要的是政府参与盐的贸易。
- 奶酪
- 廉价的蛋白质来源:是欧洲民间的主要食物之一。在东方则没有这种使用习惯,那里(东方)的饲养的牛羊仅供肉用。
- 蛋
- 一种大众商品。欧洲人的日常食品。
- 水产海鲜
- 日本、中国南部;纽芬兰沿海的水产品;鳕鱼;
- 胡椒
- 从奢侈品的地位掉落。新奢侈品的兴起:咖啡、烧酒、烟草。
- 糖
- 【待补充】
- 葡萄酒
- 酒徒数量的变化。苹果酒(比斯开)、啤酒、烧酒(长期作为一种药物)
任何文明都需要奢侈的食品和一系列带刺激性的“兴奋剂”,12和13世纪迷上香料和胡椒,16世纪出现烧酒,然后是茶、咖啡、烟草。
住宅⚓︎
制作工艺:
范畴 | 备注 |
---|---|
欧洲 | 最开始使用石材 |
欧洲 | 后来同时使用木材和石材; |
欧洲 | 砖头取代木材(17世纪); |
中国 | 土坯或者砖头修筑,外表涂有掺入稻草的石灰浆。 |
非洲 | 木杆和芦苇加固的土屋,极少刷石灰,没有家具;夜里要用烟熏以驱逐蚊虫。 |
地面 | 一直是夯土建筑,后来改铺石板或者花砖。 |
墙壁 | 挂毯、墙饰;壁炉; |
灯、照明 | “战胜黑夜”的代价是昂贵的。需要点矿蜡、动物油脂、橄榄油。 |
洗浴设施 | 不喜欢洗澡的法国人 :只有生病时才使用浴缸 |
家具 | 穷人没有家具。 桌椅、凳子、床铺;取暖设备 |
富人住宅的一分为二,功能进行了区别。
学徒师傅的住所。
事实上,产生所有这些现实的原因并非只是必然性的逼迫:人要吃饭、住房子、穿衣服,因为他不能不这样做;但是话说回来,他也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吃饭、住房子、穿衣服。
如果说崇尚奢侈不是支撑或推动某一经济的好方法,它可以是控制、慑服某一社会的方法。最后,文明也在起作用:我们把文明看作财富、象征、幻想、幻觉、智能模式等的奇怪组合。总而言之,一种极其复杂的秩序制约着物质生活,深人到它的底层。各种经济、各种社会、各种文明不能明言的东西,它们的倾向、爱好和不自觉施加的压力,莫不参与这一秩序。
技术的传播:能源、冶金⚓︎
关于技术史: 社会是一部缓慢的、无声的、复杂的历史,它顽强地重读已知的现成的答案,并排斥新的探索,认为创新会造成困难和危险。
关于技术进步的条件: 在到处需要的人力劳动和其他替代能源之间力求取得合理的平衡。
时间、地区 | 描述 |
---|---|
安第斯山、印第安人 | 兽力运输:羊驼 |
秘鲁 | 骡运输 |
撒哈拉沙漠、戈壁、小亚细亚地区 | 单峰驼、双峰驼 |
欧洲、印度 | 牛用来耕地、拉犁;水牛、牦牛 |
中亚 | 马;相关的马的装备 |
穆斯林国家、摩洛哥、印度 | 马很少,奢侈品、高贵的畜种 |
那不勒斯、安达鲁西亚 | 良种马的产地 |
铁⚓︎
高炉和锤锻炼铁。
- 中国
- 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中国已经能炼铁;最初用煤;在13世纪开始用焦炭熔化矿石;在13世纪后停滞不前;
- 英国
- 直到1780年后才开始使用焦炭炼铁;
- 亚洲地区(可能包括中国)
- 坩锅冶炼技法与含碳优质钢,来自印度?
- 大马士革钢
- 来自印度的一种高质量钢;
11/12世纪后,水轮给欧洲带来了缓慢的进步;
14世纪后,高炉终于出现;
技术革命和技术落后(技术史)⚓︎
火炮、印刷术、远洋航行曾经是15到18世纪到三大技术革命,但要说革命,仅仅是说说而已,其中任何一次都不是跑步完成的,唯独远洋航行最终造成了世界的不平衡和不对称。
一个点:东西方描述技术史的视角,看似有许多共性,实际上各自藏着很多小九九。东方人对于远洋航行习惯性地点到指南针这类器物的创造上为止,因为如果讲多了,既难以回答“为什么郑和船队那么大,走了那么远,却还是没有打开海洋之路,反倒闭关锁国”,也难免会引出被海洋文明胖揍一顿的屈辱近代史,脸上无光;而西方人对东方存在一种骨子里的傲慢,却不得不接受自己从航海(指南针),到初代武器积累(火药)乃至知识传播(高效的印刷术),几乎所有技术准备都是东学西渐的可怜现实。所以除开对这些物质性积累的罗列,他们习惯从“海洋文明”、“远洋航行技术”、“洋流”、“船员英勇高超的技术和高尚伟岸不屈服的品格(?)”这些不那么“来自东方”的角度展开自己的叙述,甚至到印刷术,他们也不会那么强调“雕版”、“活字印刷”这些具体的器物和技术细节,而是把技术套在“宗教改革”的壳子里包装成“西方宗教叙事”,这样使得西方史学语境下的“印刷术”通常和“古登堡”、“圣经”进行捆绑。
火药⚓︎
地区和时间 | 备注 |
---|---|
中国,九世纪 | 开始用硝石、硫磺和炭屑制造火药; |
中国,十一世纪 | 出现了火器 |
中国,1356年 | 出现了火炮; |
中国,十九世纪上半叶 | “设有铸炮工场,但是工人缺少经验,操作也不熟练” |
欧洲,十五世纪 | 出现了臼炮,木架支撑的长筒青铜炮:移动遇到困难 |
欧洲,1450年 | 出现了炮车,移动灵活,可以随军队转换;使得要塞有30+年处于无险可守的状态 |
欧洲,15世纪,最晚16世纪 | 出现了火铳, |
欧洲,17世纪 | 即使在火枪替代火铳后,依然保留了长矛兵 |
火炮和火器给各国的战争和经济生活,给武器的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工业趋向集中,但是尚未完全定型。军事冶金工业开始出现;后来出现了专业化的炮兵学校。
在世界范围内,重要的不仅是技术本身,而且是使用技术的方式。
造纸和印刷⚓︎
时间、地区 | 描述 |
---|---|
中国人,9世纪 | 发明了印刷术 |
中国人,1040年 | 活字印刷术 |
欧洲,1500年 | 236个城市出现了印刷工厂 |
里昂和法兰克福,16世纪 | 出现了书市; |
人们无法说清印刷业到底为谁服务,它给一切带来生机和活力。
远洋航行⚓︎
何以解释远洋航行的技术在作出示范后不被世界各海洋文明地区所共享?从原则上讲,每个濒临海洋的文明地区都能参加竞赛,可是,走上跑道的却只有欧洲。
1430年,葡萄牙 三角帆船代替四角帆船。
亚洲人始终沿着近海航行,方便上岸补给;其实欧洲人也是类似,到十七世纪依然是这样,但是通过一次次地沿着非洲海岸航行,摸清楚了洋流的运动规律,
这不等于说金钱和资本造就了远洋航行,相反,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当时十分富裕,拥有我们现在说的“殖民地”,同他们相比西方才是“无产者”, 但是重要的是,十三世纪以后,长时段的内应力提高了西方世界的物质生活水平,改造了整个西方的思想状态 ... 历史学家所说的黄金热、世界热和香料热在技术领域的伴侣正式不断寻求新事物并付诸使用,也就是说,减轻人的劳苦和保证劳动的最大效率。
慢吞吞的运输⚓︎
- 路线相当固定(其实海洋运输也是这样,西班牙到新大陆的航线一开始由哥伦布确定,后来在1519年由阿拉米诺斯略修改后,一直到19世纪都没有变过)
- 道路稀少;
- 必须成天赶路,从早到晚;
- 交通工具的进化极其缓慢;
- 单次运输的重量增加得十分缓慢,包括海路运输,十八世纪依然有很多30/40吨的小船,直到1840年才开始用铁制造较大船身。
- 陆地运输运费大于海运,而且很多生意会被内河运输夺走,领主和城市在河道上大量设卡收捐、收受贿赂。
- 陆地运输的极大改观要等到1830-1840年间,出现了大量兴建的铁路。
在中国和成吉思汗征服后的中亚,有驿站、营寨等,后来构成了一些城市。
- 在帖木儿帝国后期导致的中亚的衰退,导致蒙古帝国留下的发达的大陆网络被切断。
货币⚓︎
这一章看得比较简略,我对货币史的认识一直很粗糙。
- 储蓄;贸易逆差;
- 货币流通速度、信贷工具、纸币;
熊彼得:一切都是货币,一切都是信贷。
一旦出现商品交换,货币马上就扭捏地充当媒介,一种需求量较大或比较充裕的商品便扮演货币的角色,或者力图成为交通的计量单位。
事实上新大陆存在非常普遍的以物易物,因为货币发展很不健全,金属生产有限。
作者后来讨论了印度、新大陆、欧洲(处于童稚时期)的货币发展。
西方和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贸易,存在一种长期的结构性流失:贵金属通过地中海东岸地区,通过好望角航路,甚至穿过太平洋,自动流向远东。
城市⚓︎
城市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发展的产物。即使城市不能人为地制造经济发展,他却总能利用经济发展为自己谋福利。
- 城市的数据估算
- 估计城市体系的总重量,深入城市,直到城乡结合部:城市的经济、人口等占全国数据的比重。
- 市民
- 实际上城市和乡村从来不会像水和油一样截然分开,而是有分离和靠拢,分割和集合,在一些穆斯林国家,两者界限很不分明。
- 城市的人口流动
- “如果城市人口要增长,他不能只靠自己”,而是需要从农村等地吸纳劳动力。
- 城市的防卫
- 堡垒、要塞;街道以及城市的重整。
- 城市的规模
- 其实还讨论过城市的分类,威尼斯、君士坦丁堡、北京、巴黎和伦敦;城市之间的交通(陆地、海运,注意威尼斯)。
- 城市的现代性
-
在金融领域:城市率先组织了税收、财政、公共信贷和海关,发行公债;
在内部结构上,实现一致对外,同仇敌忾,组织成一个系统;
形成了新的精神面貌,“这大致上是彷徨中的西方早期资本主义的精神面貌,包括一整套规则,一系列可能性和计算,同时代表一种生活和致富的艺术。
在西方,资本主义和城市实际上是合二为一的,“新兴资本主义”用新的商业贵族的权力取代了对封建主和行会市民对权力时,固然挣脱了中世纪城市的狭小范围的束缚,但是最终又把自己绑在国家身上,国家战胜了城市,但是继承了城市的各项体制和精神面貌。
- 城市的封闭性
- 封闭的城市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微型的,排他的国家。威尼斯市政会议1297年就不再接受新成员,成为富人的堡垒。贵族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社会等级。
- 城市的演变途径
- 作者区分了新大陆的、印度的、欧洲的(俄国)、中国的城市。
东方城市未能实现独立,原因不仅在于官吏的刑罚或君主对商人和普通市民滥施淫威,而且还因为社会本身事先就处于某种结晶状态。
没有任何独立的权力机构能代表中国城市与国家或势力强大的农村抗衡 。中国的生命、活力和思想集中在农村。
针对大城市的分析⚓︎
圣彼得堡,1790年。分区制,把富人和穷人分开来,把碍事的工业和生产活动安置在市区边缘。同时设置具有不同职能的区域划分,铸币局,磨坊,工坊,市场。
对于中国的都市,我们对于宫廷里的大场面比市井市民的生活了解得更多,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用木桶运来活鱼的鱼市,或者是哪个野味市场,这些是“日常的事物”。
结论(第一卷结束)⚓︎
第一卷试图提供的是从吃到住,从技术到城市的各种情形的概貌,因而必定要画出物质生活的过去和现在的界限。有时候我们必须故意超过界限,以便更好地认出这些界限。
第二步,把很少见诸史书的自然景观东鳞西爪地作一番描述,试图把一种杂乱的素材纳入到历史范围内,进一步整理和分门别类,分别归纳成几个简练的要点。
... 孕育中的资本主义体现着世界的经济形象,是重大物质进步和人对人的沉重剥削的根源和标志。并非仅仅由于攫取人力劳动的“剩余价值”,而且还因为态势和地位的不平衡才造成以下的情形:无论在一国或在世界的范围,随着机遇的变迁,总有某个空缺有待填补,某一部门比其他部门更有开发价值。选择,能够挑选,即使挑选的余地相当有限,这已是无比巨大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