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苏联:铁幕🪖、核弹🚀、柴可夫斯基🎻⚓︎

约 12404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41 分钟

重写首记于2024.04。可能苏联,或者说俄国,是最有反差感的一个。铁幕、核弹、柴可夫斯基,乌拉尔山到西伯利亚,这块地太神秘了。有一种在古拉格演奏交响乐的感觉,也有一种文明6核动力圣地的感觉。20世纪的苏联史,我尤其喜欢把所有相关人物的生卒年都写上,因为...你看到生卒年,就知道了所有。

苏联史,本科时候不好好学习,泡图书馆看一些有的没得,启蒙是沈志华老师的苏联史。俄国应该是几个主要文明里我最先读完近现代史的。当时应该是2021年,我思想最左的一年。当时不是很会记录笔记,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整理上,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些内容觉得幼稚,毫不犹豫地删掉了,一些内容依然留着。

现在,按照当时我反复阅读并且记录的内容,修订整理成新的文本,给那段充满了飞雪和鲜血的历史一个敬畏的凝视吧。

大清洗的序幕

苏联大清洗时期,苏共最高法院军事法庭总检察长维辛斯基(1883-1954),本为孟什维克,1920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吊诡的地方在于,一个原本的孟什维克却把大量老布尔什维克送上革命的断头台;

1935年,他担任苏联总检察长,在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为该大清洗提供了理论依据,其重要基石包括:刑法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口供是证据之王。他自称:我从不相信抽象的正义。

斯大林本人需要借刀杀人,不讲政治原则,考虑老友友谊,同时为了获得斯大林的赏识,讨好迎合当权者,维辛斯基甘愿为斯大林卖命;维辛斯基是少有的得以在大清洗中保全的高层人物,战争结束后负责苏联的外交关系;

亨利希·格利戈里耶维奇·亚戈达(1891年11月7日-1938年3月15日)苏联国家安全部门首脑,联共(布)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国家安全总政委,一级集团军级政委。死于“肃反不力”和保护一部分受害者;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1895年5月1日——1940年2月4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首脑,是斯大林苏联肃反运动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后在政治运动中失势被处决。学历不高,行事心狠手辣,在大清洗转向时候被清算;1938年1月9日,党中央作出《关于错误地解雇因反革命罪被捕者的家属这一事实的决定》,接着,全会一致呼吁“不要无充分理由就控告人,要把犯错误的人与破坏分子区分开”。1938年4月8日,当他又被任命为水运人民委员部人民委员时,叶若夫终于开始走下坡路。1938年8月22日,贝利亚成为了他的助手并在短时间内取代了他;当斯大林在1938年11月11日抨击NKVD的记录档案和工作方式后,在1938年11月25日,他被迫辞职,贝利亚旋即接替了他。

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日丹诺夫(1896年2月26日—1948年8月31日),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党务和国务活动家、军事家,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苏联最高统帅部常务顾问、上将政委,从1934年苏联共产党十七大升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主管意识形态,一直到1948年8月去世为止; 日丹诺夫试着建构起一个新的艺术哲学,他的主张大量减少了该域的文化,改以简单、科学性的图表或符号来象征某些道德价值

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1883年10月25日—1939年2月23日),苏联军事家、统帅,苏联元帅(1935)。 他生于布祖卢克市(今属奥伦堡州)。1901年入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和红军。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先后任第9、西南方面军司令,在保卫察里津(今伏尔加格勒)、莫斯科以及解放乌克兰等作战中,指挥有方,战功卓著。积极参加1924年—1925年的军事改革,提倡按新的技术装备整编苏联陆海军,主张建立强大的装甲坦克兵和国土防空系统,为苏军建设和军事学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39年在大清洗中被杀害。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1881年2月25日—1938年3月14日),苏联政治家、革命家,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1924年—1930年)。1881年2月25日生于农民家庭,被杀于1938年3月14日,享年58岁。1988年被平反。

1928年初,李可夫和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布哈林等人在农业集体化等问题上与约瑟夫·斯大林产生重大分歧。在联共(布)反右倾运动中受到严厉批判。1930年被解除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职务;

在1936年肃反运动中被撤职,1937年被开除党籍。1938年3月13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根据在侦查过程中伪造的材料,以“参与托洛茨基的恐怖、间谍和破坏活动”的罪名,判处李可夫、布哈林等以极刑。

米哈伊尔·瓦西利维奇·伏龙芝(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Фрунзе,1885.2.2~1925.10.31是苏维埃国家的一位杰出红军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1877年9月11日—1926年7月20日),俄国革命家,曾为波兰裔白俄罗斯贵族,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的创始人,“契卡”是后来闻名世界的超级情报机构克格勃(KGB)的前身。

(工会领导人)、

(党的理论家)

(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拉狄克:共产主义宣传家,托洛茨基反对派的主要成员

托派的退化:妥协派(季诺维也夫,最后也是他乐观地认为斯大林会和左派讲和,会让斯大林和左派和解)

斗争的过程|三大运动

托洛茨基反对派、托—季同盟、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反对派、布哈林派。

三大运动: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清洗。


托派(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对‘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观点

作为左倾经济学思想家 ,提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是一位工人党成员,主张牺牲农民的利益获取工业化所需要的基本基础:资金,这一点在苏联斯大林模式建设初期被应用了,但是苏联一直没能完成纠偏运动;根本目的是尽快在苏联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

实现“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办法是社会主义国家运用预算、信贷以及货币价格等手段,重新分配国民收入,急剧改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把资金从农业方面抽调到工业方面,他们无意中已经把商品兑换关系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完全对立开;本身还是强调国家对经济、工业、农业的计划式调控;

托洛茨基及其支持者认为,由于苏联生产力太落后,苏联难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快速的工业化;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苏联不能从发达国家获得必要的先进科技和工业设备;还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世界趋势,苏联对世界具有依赖性,不能脱离国际分工自搞一套,因而得出结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国之内建成 。于是,托洛茨基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停止新经济政策,通过“剪刀差”从农业取得工业积累的必要基础,集中发展大工业,强调高速度。

著名的托洛茨基主义者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撰写的《新经济学》详细论述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的理论,而这样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一方面是巩固苏联红色政权,以坚持到世界革命的来临,另一方面是为苏联推动世界革命创造物质条件。

  • 托派喜欢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官员直接从事生产的必要性,也提到了扩大工人在党员中的比例;也提到了工人积极性的问题、学生阶层对党的“净化”作用

对‘原始积累’论的相关评价

  • 苏联靠内部放血迅速实现工业化,但没有给农民足够的支持和购粮款,某种意义上合法化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从农民身上抽取了资金;

强迫国内“节约”

绝对命令式的“赶超”计划

谁指出了轻工业的不足,谁就会被定义成“右倾”

托派 不断革命论 与中国

没有了阶段性的划分,在历史上存在这种特殊时期:十月革命阶段,但是对于中国革命而言是不正确的,因为国情实在太特殊,不允许冒进,没有俄国那样的社会基础和革命动能,托派反对国共合作,认为一旦革命停止,修正主义分子就会出现,就会被资产阶级篡夺革命成果;在横向上看,不断革命论强调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革命。

  • 同样托洛茨基强调革命对于一国民众的自发性,认为没有严密的工人组织不可能强加一个来自于他国的革命,本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建议与创造性是革命成功的关键标志,另一方面他国的支持对于发生革命的国家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一个对于敌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杀手锏而不是一个国家有事没事叫嚷者输出革命。

苏联在斯大林击败托派后的现实

斯大林击败托洛茨基后,在经济上借托派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理论搞定了工业化的基金,通过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的方式,以农产品换工业设备的方式取得了工业化所需的外部支持,利用甚至牺牲国际共运的一部分利益,为苏联的建设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

"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更像是梵蒂冈,领袖就是教皇,克里姆林宫就是圣伯多禄大教堂"

我的思考

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对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地区进行建设的时候?对目标的设定?

  1. 一个反驳点:先让他们吃饱饭再说;
  2. 一个矛盾点:如果不愿意承认与外国之间的巨大差距,人们反而会安于刚刚脱离贫困的现状,这一点需要反思,因为很多地方有突破贫困的能力,有向更好的状况发展的能力,但是人们往往选择安于贫困,对外界一无所知,从而助长了官僚主义的气焰,对国家总体发展是不利的:对于这件事,托派看到的现状是:很多地方官员吹嘘经济建设成果,反而束缚了农村发展的活力;

  • 退却还是进攻?
  • 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不退了,这就是最后的界限
  • 党内希望一旦好转,就转向进攻
  • 合作社:控制“小生产”,过渡到“大生产”

    1922年,列宁依然对小生产和农民问题不放心 1922年,外贸垄断问题 1923年,列宁认识到必须团结农民、取信于农民 1923年,列宁病情加重,逐渐摆脱具体事务 1923.3 列宁脱离政治生活(“他是为政治而生的”) 1924.1.20 列宁逝世

  • 1921.2.16:俄共十大,贸易自由被视为反革命口号

政治目的被放到了凌驾一切,凌驾实事求是的地位上,不以实事求是,而是单独看屁股;

瞿秋白:见证苏俄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 1921:饥荒歉收,人口大量减少;人民委员会通过提高非灾难地区的税来增加救济粮;经济压力下必须向外界(西方)求助;因为政治压力被迫解散赈灾委;

    胡佛总统:派人员帮助苏俄,由救济署提供近80w吨的粮食,一直到1923年才停止;

  • 宗教:取消神学必修制度,东正教:红白中立的政治立场,1922年没收教会来赈济灾民;

鸭兔错觉

什么是文本主义?

挺住意味着一切 —— 里尔克

全俄教会救济会(牧首:吉洪;)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没收不损害教会祭祀的礼器和珍宝,上交国家机关。

  • 列宁针对民众因上述事件爆发的冲突,做出指示:对任何抵抗可以坚决镇压:枪决黑帮分子,本质上是打压宗教势力建立世俗国家,获取灾区贫民的支持,促进思想统一。削弱教会来争取群众,分化外敌势力,转而强化苏维埃的影响;

1928年东正教承认苏联世俗国家的属性,1929年同宗教组织宣战,拆除教堂、修道院,建立监狱、疗养院;大肆搜刮教会资产:教堂顶的黄金、宗教建筑的材料的充分利用,宪法将宗教限定在教堂院内;

  • 农业合作社:互利原则:城乡之间的大规模商品交换;采购机器、生产工具、加工初级原材料;
  • 消费合作社组织商品交换
  • 1922年土地法典的出台(土地所有者拥有使用、占有和支配权),农民所有权退出土地社,选择土地利用形式;1922-1970,联邦土地法一直有法律效力,但是1927年起国家一直和富农划清界限,推动集体化;

    村民互助社:调动群众积极性,被贫困群众以支持

  • 合作社:工业化、自动化、电气化 | 小生产的发展 | 提供足够的农具和生产资料;

    农业信用社、共耕社、产销协作社

列宁遗嘱的问题

  • 列宁遗嘱对托洛茨基的评价:“过分地热爱行政”;评价斯大林:“无法理智地使用权力”

列宁遗嘱的公布与否;

总书记的权力问题;

中国革命的路径问题(对共产党的态度);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如何对待外国?是敌对,宣扬本国的特殊性革命性,还是不脱离外国,不断争取?”、

对待历史遗留的事件:托洛茨基和列宁的分歧、加米涅夫在十月革命的“不赞成起义”说 【也算是某种“翻旧帐”】、

不断革命与多国建成社会主义、

共产国际的领导问题(必须强迫别的国家的共产党接受苏联方针吗?)

拉柯夫斯基:致瓦连廷诺夫的信(托洛茨基的挚友与革命伙伴)“我们是被挤在腐化不堪的官僚和麻木不仁的群众、退化失去革命性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小团体!”

  •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

    • 格鲁吉亚方案

      这份文件被政治局篡改了

  • 托派用列宁的遗嘱攻击斯大林:“无条件承认列宁在遗嘱中...”

  • 遗嘱成为了党内政治斗争的工具

  • 共产国际:帮助小国实现无产阶级革命。

    1920 进军波兰 :战败于华沙城下。《里加条约》:军事输出失败了。 1920 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良好关系(集中精力解决国内问题) 1918 格鲁吉亚独立:土地改革、工人扩大、货币金融改革、经济重建、政治法治恢复、军事重组(外高加索山脉)

    “一个公式”:一个地方发生“起义”,起义者要求俄国出兵,苏军便入侵他国,干涉他国内政(阿富汗、克里米亚)

  • 热那亚会议:和外国(资)建立外交关系。

    • 苏俄利用矛盾,和战败的德国签订条约,双方都放弃赔款要求,建交,迫使德国不加入国际财团交易
    • 苏俄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打开了缺口
    • 列宁认为需要争取东亚、中、印的支持,而党内则主张以德国为目标,以德国工业和苏联工业相互支持,输出“世界革命”

      1923年 苏联策动德国共产党,为工人提供援助和粮食,实现“德国革命” 1923.10 汉堡工人起义失败,争取不到国内支持,西方走入革命低潮期 1919、1920 两次对华宣言,苏俄执行沙俄的政策,支持外蒙独立,实际上背离了两国宣言的原则。通过“联邦”、“自治”口号掩人耳目 布尔什维克的民族政策:究竟是沙文主义还是国际主义

  • 斯大林的“自治化”方案:打压有反对声的格鲁吉亚委员为“民族独立分子”和“社会民族分子”

  • 格鲁吉亚问题的尖锐化:给俄共成员党内处分与警告
  • 压迫民族的沙文主义 = 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

  • “在册权贵”花名册

  • 三驾马车:季诺维也夫、斯大林、加米涅夫

    "老近卫军派"

橡皮图章

橡皮图章:(英语:Rubber stamp,又译橡皮印章)是一种政治比喻(political metaphor),指代理某些法理上权力很大而实际权力很小的人或机构,只用来执行职权,没有主要权力但必须设立的机构以维持程序的合法性。橡皮图章几乎不会否决,或不能否决某些被要求批准的提案。

专政政体的立法机关便是一种常见的橡皮图章,只会一味地通过法令。而一般而言,这种立法过程更多是为了营造出表面合法性与专政和谐统一的假象,而并非因为该立法机关具有相对应的权力。

哲学船事件

哲学船,是被苏联驱逐的一批知识分子的统称。1922年5月,列宁致信契卡领袖捷尔任斯基首次提出要将支持反革命的知识分子驱逐出境。6月,捷尔任斯基向政治局提交了针对“反苏团体”的报告。其后,政治局决定成立委员会负责拟定被驱逐的知识分子名单。8月起,便开始抓捕相关人士进行审讯、判决。之后,共100多位知识分子分别乘两艘德国船只“哈肯船长号”与“普鲁士号”(Preussen)从苏联彼得格勒离开,前往德国港口斯德丁。这批知识分子包括了尼古拉·别尔嘉耶夫(高尔察克)、尼古拉·洛斯基、谢尔盖·布尔加科夫等人。

  • 日丹诺夫主义

    反对世界主义,一种文化专制。“战前大批判”

  • 安德罗波夫 / 契尔年科

安东诺夫暴动

坦波夫叛乱 ,苏联官方称其为安东诺夫叛乱(以其领袖亚历山大·安东诺夫命名),是1920到1921年间俄国内战时期,在布尔什维克政权统治下,发生的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农民叛乱。发生地在莫斯科东南不到500公里的距离。该起义具有社会革命党(左翼)背景。图哈切夫斯基负责镇压。

用毒气解决了战斗。

  • 乌赫塔集中营:苏联集中营制度的开端

尼古拉斯·奥辛斯基(1887—1938) 苏联共产党早期重要活动家、苏维埃政权初年著名国务活动家。《农业危机和社会主义建设》

坚持军事共产主义,没有意识到农民的情绪、余粮征集制等的错误

  • 斯大林扩大“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斯大林对托派的攻击,暗中培养自我的喉舌,与此同时中央委员会漠视了这些行为。
  • “党内任命制”盛行,省委书记成为了可以被轻易任命的职位; > 中央监察委员会 > 中央全会更加频繁地成为政治批判的场所,是否应该把托洛茨基当作党内力量?

  • 党的十大和“工人民主制”,两派都提出了”官僚主义对国家和政党机关的压力”。 > 工人民主制:主张工人地位上升,参与政治; > 机械的集中制必然由派别活动来补充,正因此,需要听取群众的声音和意见;

  • 斯大林的理论:

    • “新经济”容许资本主义的存在;
    • 党内有工、农、知识分子的存在;
    • 因此,阶级斗争尖锐化了(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的提出)
  • 自那以后,会议上的争论往往成了对托洛茨基的人身和经历攻击,成为人格化矮化党员的会议,“扣帽子” > 党内组织涣散、群龙无首的一个状态,不利于党内政治生活建设;

  • 十月革命史和党内斗争:《十月的教训》,开始更多聚焦在“三驾马车”的挑战;

    加米涅夫、莫洛托夫、索科尼科夫:《列宁主义还是托洛茨基主义》

    党内论战互相指责对方歪曲历史

  • 斯大林贬低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的作用,托洛茨基借助理论功底,提出了三驾马车无法反驳的理解;

    • 1924年第一次出现了“托洛茨基主义”的名词;
    • 三驾马车刻意地塑造托的“反派人设”,“反布尔什维者”
    • 1925年托洛茨基称病不出席会议;

      改组党政机关:限制总书记的独断权; - 党争白热化的时候,苏共党内已有控制权力泛滥的倾向;

  • 七人小组:违背中央意志的决定,可以任由一人提议增加或取消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进一步控制了权利的范围;

  • 如何掌握权力:任用人才

    • 在上层知识分子、权术家中的权威
    • 在人民中的权威,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维辛斯基。
  • 斗争的扩大化

  • 对于对手的副手、助手、党羽,虽然没有直接的权力影响,但是具有影响力的人士逐渐剥离组织和权力中心;
  • 解除对手的眼线和信息来源,分化对手的权力圈;
  • 实际上剥削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职能;

  • 俄共十四大,新经济政策进入农村,产生了巨大分歧,阶级斗争路线和经济问题的冲突;

    • 李可夫:向上层征税,用信贷、建立技术基础(电气化)来帮助另一部分;
    •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索柯、克鲁普斯:“四人政纲”:批判中央抹杀阶级斗争,“必须扩大党内民主”,接近托派,但是出于派别问题,仍然对托派持有反对看法;
  • 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工人和农民是不平等的。

  • 列宁格勒组织:托派、反派,克鲁普斯卡娅也成了“反对派”的一员,“宗派主义”抬头;代表大会上出现明显的两派分歧; > - 党内成分问题 > - 国家资本主义 > - 机关报中加入异议者,联合出版

  • 1925年,新经济推广至农村;

    • 不惧怕农村资本主义的滋长的布哈林
    •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为首的反对派(“新反对派”),担心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坚持阶级斗争的立场。
  • 布哈林“发财吧”的口号被新反对派打成“帮富农说话”,加剧了贫农的赋税压力;但是斯大林出于打击新反对派中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而为布哈林说话,采取了既批判又辩护的态度;
  • 阿克雪里罗德主义:广泛的工人政党,需要在国营企业中大量吸收一线工人与无产阶级;

    苏联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没有超过战前水平,农村始终在领导层关照下,上层担心农村成为对抗无产阶级专政的力量;

    • 工业改革和农村改革并行
  • 小经济农村和国家垄断工业之间的矛盾
    • 十四大出现了”党是正确的”等以多压少的现象
  • 苏共十四大

    • 单独一国建立社会主义 | “建成”社会主义
    • 工业化的大会:没有对资金来源、工业发展速度等问题进行具体化;
    • “一人专政理论”,托姆斯基曾经为斯大林辩护,三年后就被迫害;
    • 是==最后一次按照程序进行的==会议。
  • 是否允许对领导人提出批评(🌟)?

    • “托季联盟”:联合反对派,托洛茨基开始和季诺维也夫接触,形成政治联盟;
  • 《经济问题笔记》:苏联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商业流转,加入了世界市场,不建议以通过国内封锁狂补工业;

苏共十大会议第一条:常委可以不经过讨论,不受监察委监察情况下开除委员出中央委员会。

  • 1926年,斗争尖锐化:反对派的让步和当权派的得寸进尺: > 使用脏手段 > > “秘密集会” 出现了
  • 13人政纲:反对派和当权派的分歧:资本主义是否稳定 | 一国社会主义 | 官僚主义是否锐化 | “热月化” | 超工业化 | “帽子问题” > 一国社会主义:在苏联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消灭阶级和消灭剥削阶级

(?)

  • 1927.11.14:开除出境;1927.12,苏共十五大:五年计划通过;1927.12.18,对“反对派”的决定:开除反对派在中央委员会中的职务

    • 把策略性分析转到纲领性分歧

      不断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国际属性、世界革命论

      无产阶级专政

      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确定社会主义的标准的问题

      农民和工业的问题:剪刀差?

      托派寄希望于“先在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他们会用最先进技术帮助俄国提升生产力”:1936年建成社会主义;

  • 粮食收购危机:1927 - 1928

    • 西伯利亚方式
    • 没收投机分子的粮食、扩大“投机倒把”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商人及其勾结者”
    • 凡不按照国家价格出售余粮的,统统按照刑法规定进行惩罚;

      农民略知了一点市场、文明经营、经商的方法,对行政命令和强硬税收的反抗;

  • 李可夫的警告 | 布哈林的担忧 :“过分强调工业产品的输出,国内商品荒废,中农、富农、一部分贫农都在反对苏共”
    • “剪刀差”的危害
  • 1928.7,
    • 贡款问题:工业化资金的来源:农民,向农民额外征税
    • 阶级斗争的尖锐化:“稍微重大”的时间都反映出了阶级斗争;
  • 布哈林:利用税收杠杆调整富农,不建议加大打击力度而伤害中农,而是需要结合农民(工农结合)

    • “一个农业国却输出工业进口粮食”:必须先把农业水平提高,而个体经济尚有刺激的空间,不应该和集体农庄、农业对立起来;
    • 应该对资本主义进行交涉,争取到对生产力的支持,而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的覆灭在所难免;
    • “向农业让步”
    • “政治上的近视”(by 李可夫)
    • 斯大林指责这种看法是:“让步主义”
  • 布哈林秘密会见了加米涅夫(托派),认为斯大林“危险”,但是这件事日后成为托派反击和布哈林被攻击的把柄;

    • 《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载于《真理报》)
  • 布哈林任共产国际的主席,接替了季诺维也夫。
  • “右倾”的帽子:打击在莫斯科的支持布哈林派的人,布哈林派的实权被剥夺;
  • 布哈林学派:《真理报》的理论家们。

    16.5亿的基建投资,2/3用于重工业

  • 统一的总路线范围
  • 机会主义的路线
  • 阶级斗争熄灭论
  • 超高速发展工业

斯大林通过援引列宁对各人的批判,攻击布哈林,动摇其理论家的权威

  • 《禁止派别主义》《政论家札记》 by 列宁
  • “没有布尔什维克不能攻占的堡垒”

凡是公开宣传孟什维克者,都要予以枪决,强化对不同政见者的打击。 > 行使流放权 > 检查书信的权利、出版审查权

  • 三方威胁:东正教、社会民主党、内部反对派。 > 东正教:意识形态的作用 > 《布列斯特合约》
  • 《俄联邦法典》:不取消恐怖政策,高度集中的布尔什维克。
  • “清算”:打击了社会革命党人,社会革命 / 民主党人都反抗沙皇专制,但是社会革命党人不认可苏维埃的统治

    • 受审人都强调,自己才是革命者,对方才是背叛了革命的人、反对者
  • “哲学之船”驱逐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和相关专家受到审查。

    • 《我们如何改组工农检查院》

      社会学家、著作家会散步意识形态

  • “路标转换派”

  • 关闭学术期刊:在经济上落后的同时,拧紧政治的螺丝钉;禁止别的苏俄机构聘用被驱逐的人为代表;

    • 既认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共产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又认为必须限制知识分子”。
    • 对待不同的信仰的学者戴上“反苏维埃”的帽子;
  • 1917年立宪会议,农民投票给了社会革命党人,布党政权掌握不牢靠,驱散了立宪会议;进而认为,“无产阶级处于俄国少数,不能让农民与无产阶级享受同样的选举权”

    农民不满,抵制选举:开始喊出“建立农民政党”的口号。而这在布尔什维克看来是威胁了苏维埃的统治基础,所以大量剥夺农民的选举权、把部分农民强行划分为富农;

  • 1922 扩大格别乌的权力:“有权不经法庭枪毙匪徒”

  • 党内告密主义:政治恐怖,党员进驻工厂企业,但是缺乏管理经验,导致问题解决和处理的速度缓慢;

  •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

    集中计划、未来加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基石

    财政委员和重工业化的冲突:可能需要大量投入货币,导致币值不稳定,摧毁了货币改革成果

    “道威斯计划”:购入德国的装备;

  • 轻工业负荷不足,而重工业对日用品有大量的需求

    • 输出农产品,进口设备的政策:利用外汇购买进口的设备:面对资本主义的包围,如何发展对外贸易关系
    • 粮食收购计划
    • 商品荒

      在单纯与市场脱离的政策下,单纯地提高生产来医治商品荒是没有前途的

  • 靠本国节约来完成原始积累:国内市场需求和国内资源,这是苏联工业发展的基础;

  • 斯大林驳斥举借外债的说法,认为外债必然伴随着奴役性和剥削性
  • 克拉辛:取得贷款、为恢复生产、农业、交通,必须要善于利用资本主义的利益矛盾;

  • “工业专政” by 托洛茨基 > 打击了有余粮、掌握高效耕作技术的个体农户

  • 沙赫特案件:逮捕了矿井专家,一些没有物证,只有口供的定罪:“资产阶级专家策动的反革命” > 实际上是因为设备原因,忽视了安全,官僚主义泛滥(11/53被处决) > 转嫁矛盾,通过“破坏者 ”化解危机,借助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炮制舆论 > 将阶级敌人破坏作为经济困难的根本原因:“逮捕的合法化”、“和外国势力的勾结” > 打击独立科学技术团体、逮捕科学技术人员等;“造船托拉斯...的协助破坏”、“供应部门的破坏分子”
  • 冶金专家的辞职:一场大清洗的预演:罗织的罪名 | 无辜的被告 | 反革命的帽子 | 逼供的手段
  • 1931年开始重视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基本待遇;禁止刑事机构干涉企业生产

    冒险主义的工业化速度导致了严重的问题 ==> 只顾工业成果,不顾经济核算

  • 1933年允许农庄成员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买卖;

  • 第二个五年计划:“彻底消灭资本主义成分,彻底消灭产生阶级差别和剥削的资本主义残余”
    • 虽然规定了严格的工业生产目标,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轻工业仍然没有达到发展的目标;
    • 兴建机械厂、工厂、军工工厂

枪毙600人,给2000人糖果吃。

  • 让劳改犯们去开拓北极圈吧! > 地质、矿产、建筑学家被流放 > 对劳工进行军事化管理

  •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对路的货物、优质的货物奇缺;品质单调;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 行政命令和严酷的惩罚机制 > 1932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完成了工业化


文化建设⚓︎

  • 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 《列宁文集》
  • 苏共的党争中,设法利用外国报刊的赞美言论来攻击对手;一些“左翼”对文化遗产保护持虚无主义态度;
  • 作家协会应成为满足党无产阶级文化需求的机构
    • 山隘派(?)

《在意识形态战线上》

通过作者出身判断是否为无产阶级文化作品:大错特错。 - 布哈林:无产阶级时期专政的长期性; - 列宁:不需要共产主义文化,有资本主义文化也够用,主要是教工人识字、卫生知识等; - “在文学领域内夺取阵地”:反对投降,反对摆共产党员的架子 - 党用一切办法反对对文学事业的专横和行政干涉 - 十月革命对革命诗歌的推动 - 在《布列斯特合约》签订时,真理报的《争论专页》 - 反对在艺术作品中百分百的思想纯洁性 - 左翼文学团体借助无产阶级之名干预其他文学团体和流派的创作: - 艺术创作 - 政治上创作的需要

  • 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开展全面批判

    • “全方位打击”,对象包括恩格斯、黑格尔等人
    • 德波林学派,打击范围甚至波及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
    • 采用“军事性质”的书报检查制度
  • “把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权变成小小的爪牙”

    • 阿克拉切耶夫主义的危险
    • “掂量字里行间的小情绪“
  • 政治书报检察官拥有文字批评的职能

    • 一个同时发挥 宗教审判 | 最高文艺法官 功能的职位;
    • 大部分书报检察官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却可以对可能流露细节情绪的地方作修改
    • “俄罗斯法西斯骑士案”
  • 普拉东诺夫案:学术分歧转变为阶级斗争 > 普拉东诺夫学派:被波科罗夫斯基攻击

    此时共产主义目标在军事共产主义的体系下,被大多数党员所吸收,认为“共”可以很快实现

  • 耐普曼:私商

  • “新经济” = “退却”

    • 无产阶级国家内的国家资本主义 | 对市场经济环境的忽略 | 直接消灭阶级的生产、 分配条件
    • 消灭商品生产,消灭城市小生产特别是农村小生产中,导致俄国落后、不具备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
  • 产品变换成了商品买卖,把市场机制引入苏维埃经济;

    • 具体做法:向粮食税过度 --> 如何处理余粮? --> 物质交换

      通过市场合理地配置资源,同时暗中强化计划的力度,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建构社会主义经济,“吃掉”、“消灭”市场

  • “有条件的新经济政策” -> 逐渐对私人资本施压,斯大林始终认为新经济是一种让步和退化,导致农村出现了更多私商,“我们变富了”

    • 形势的误判 | 斗争、分歧加剧 | 夸大资、社的对立 | 公、私
    • “加紧对资本主义成分的进攻“
  • 1929 斯大林秘密视察西伯利亚,也是任内最后一次视察

    • 认为是富农私藏粮食、哄抬物价、投机倒把;
    • 同时也严厉打击持同情心态的党员,加剧了党和农村的割裂
    • 以此为借口大范围“肃反”
    • 强行征收粮食,有无余粮成为了是否逮捕的标准

      失去了中农的支持,激化了贫农矛盾,人们认为“为自己播种反而减少了播种数”,有一些贫农仅仅因为持有种子就被列入投机者行列中;粮食收购机关的权力膨胀

贡款理论:农民需要向国家缴纳贷款

中央 --> 加盟共和国 --> 边疆区 --> 州 --> 区

  • 1929年:全面批判布哈林、李可夫;1929.12.21,真理报(原来被布哈林控制)给斯大林献忠

    • 农业全盘集体化、完全消灭私有农民
    • 政策不符合常理地大规模转变:百姓不理解,官员不明白、条件不允许
    • 设立过高的指标、不可行的要求、脱离实际
  • “必须要让农民全部加入集体农庄”、“剥夺他们的权利”

  • 中央宣称“胜利”,实际上6%的加入者退出了集体农庄。
  • “工业专政”和“超工业化” > 工业生产和国内市场之间的尖锐矛盾

  • 合作社:把种子和生产工具卖给农民,再向农民购买产品,到市场上售出,保证农民也有利润

  • 工业迅速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上升,而工业又以重工业为主,无法迅速增加对农产品的供应,引发粮食收购危机
  • 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违背了国有化方针,因此,
    > 农民买工业品需要付钱 > 在卖农产品时要少付钱 > 农业集体化、剪刀差

Note

农民的国家化、国有拖拉机站、生产计划的国家制定、对自留地中牲畜的严格限制

国家社会主义 vs 希特勒的民族社会主义

  • “资产阶级份子已经‘渗透’了,到了农庄里,到了政治局中。
    • 通过“反对集体化、工业化”为名,打倒政治对手
    • 高度控制思想意识形态
  • 社会主义建立在社会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吸收农民,“无论如何不要以自己的行动加速其灭亡”
Note

“通过卡夫丁峡谷”:萨姆尼特战争,萨姆尼特人击败了罗马军队,强迫他们通过“牛轭”,形容一种对失败者的侮辱

列宁攻击民粹派

普列汉诺夫批“绕开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 1906 斯托雷平改革:农业按照资本主义方式发展(一、普鲁士的道路;二、美国的道路)
  • 托派“不同意撇开国际大环境”,“大工业造就了世界市场”
  • 加米涅夫:技术落后也是阻碍苏联发展的障碍;
  • 布哈林以农民发展水平出发,认为农民、农民市场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 斯大林:完全对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军事强国主义 | 意识形态国家化 | “唯一正确的道路”

生产资料所有者、社会生活的指挥者、管理者;“城乡资本主义的进攻”、“阶级斗争尖锐化”

在工商业中排挤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体系的垄断经济,“在10年内跑完这些距离”

  • “俄国人的异族人,在表现俄罗斯人性格方面做得不错”
  • 沙皇的侵略政策:北方四岛、波兰、高加索山以南、格鲁吉亚

  • 赫鲁晓夫的改革:大量垦荒、种玉米、效仿美国;粗放的广种薄收和精耕细作
  • 斯大林的冒进主义,在军事上主张全力进攻而忽视“防御”

    改组拖拉机站、收割机站,让机器和农民联合为一体,但是操之过急,耗尽了农庄财力,没有提高农庄使用机械化工具的水平,零件配给也跟不上;

  • 马林科夫:部长会议主席,提高人民消费品的生产量,加速轻工业的发展

    • 工业改组:工业企业权力下放
    • 进化到改组党的组织形势:取消党委会,专设了工业党委会
  • 利别尔曼建议:用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去影响生产

    • 只有两个指标:数量、交货日;生产率、工作日、工资、新技术由企业自行制定
    • 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形成反党集团

      1980年,苏联“基本实现共产主义”

  • 赫鲁晓夫:煤场经理,借助政治斗争上位,是大肃反的帮凶,9979名党员被开除。而赫鲁晓夫投其所好,骗取上层信任上位;

    • 1938-1949,在乌克兰工作:工业农业上升,同时短暂地远离了莫斯科
    • 1949 回到莫斯科,掌握了一些内部政治斗争之道;

      只忠于首领,不忠于人民,只为特权,不为国办事;

  • 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的分歧:是否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的传统观念,更容易取得党内支持;

    党的运行机制出了问题

  • 一国社会主义的弊病

  • 只反斯大林,不反体制的赫鲁晓夫,扩大了集体农庄中农户的个数;从国家管理到党的管理
  • 核军备竞赛(军事科研占总科研80%),习惯于“宏大计划”的设定,发动大型运动,“大搞特搞”
  • “医生谋杀案”:捏造的,认为医生故意减短斯大林的生命
  • “明格列尔人案件”的错误定性
  • “纠正民族政策的问题” | “纠正军费开支在国民经济上的负面影响”

    起诉和审判不经过法庭的审判,没有按照党的章程就处决了二号人物,少数人的密谋可以杀死一个二号人物;

  • 理论是灰色的,但是生命之树是常青的;“背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注定失败和被抛弃;

  • 古巴导弹危机:错误的判定、错误的信息;
    • 猪湾事件的失败,CIA局长杜勒斯被撤职

      共产党宣言:先取得民主,再建立统治;要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创造的条件,进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

反杜林论

反对“暴力是社会不平等的原罪”、“暴力是绝对坏事”

暴力是孕育新社会的助产婆

不能“迷信暴力”,一方面暴力是镇压的工具,一方面又调节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给予企业更多自治权

更加关注“民主”和“人道”

对历史进行拨乱反正

主张直接进入市场经济的阶段;转变过快,内部有激进和反对改革派;

主张取消计划,取消指令性指标,农业企业进行承包制改革,克服所有制缺陷;

对长期形成的价格体制进行改革(价格监督机制)

财政信贷改革、银行信贷体制

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理智妥协”

对内允许不同意识形态的存在,目的是扩展国际空间,争取国内改革(《改革与新思维》)

  • 权力分配问题
  • 加强经济民主管理、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

?

改革失败的原因

  1. 企业领导人的压力:风险大、责任大
  2. 人们不清楚已经开始的改革实质和意义,没有及时享受到这种成果
  3. 改革没有从农业开始
  4. 中央控制不了地方、法律失败
  5. 思想混乱、否定过度,降低了党的威信
  6. 斯大林模式的制度性缺陷、矛盾的积累和激化

东欧政策:主张各国经济互利和政治斗争;

施行多党制实际上是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妥协的最坏结果,由于苏联前期施行大国沙文主义,导致各个加盟共和国对讲话的斯大林体制十分不满;

  • 华盛顿共识和激进疗法 | 《独立联合体》 | 阿拉木图宣言
  • 强制将农民拉入“集体农庄”
  • 想方设法甚至拖延交付粮食:谷物价值价格为成本的15%,打击了社员工作的积极性,引发抵制、怠工和拖延;

  • 1927~1928年的扫盲运动: > 课本、教师培训、兴建学校,到了1939年,识字率显著上升,除文盲运动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少数民族地区规范文字 > 对应了50~60年代的在华学校调整,“夜校” > 为工业化服务的;

  • 高度集中的文化体制:互相检举、批判成为常态,迎合、颠倒黑白成为政治正确
    • 学术问题常常上升到政治问题:“反机械论”
    • 一些问题最终以斯大林给出的“政治结论”为终点;
    • 对德波林学派“全线进攻”

休克疗法

叶利钦的休克疗法、快速融入西方的动机,强调经济改革的迅速,全面,国有化转私有化,限制政府的作用。 全面放开价格后,超级通货膨胀在俄罗斯出现。 大量企业私有化并没有导致效率提升,也没有产生盈利,而是催生了大量寡头,企业内部管理层为了确保控制公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叶利钦也是)

人口减少,官僚政治、休克疗法,根本上破坏了苏联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础。大量科技工作者移居国外,企业不愿意进行大规模投资。 寡头官僚相互勾结控制经济,俄罗斯实际上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逻辑中。反而成为了资本主义和西方世界的原料供应地。

代议制政府和叶利钦认可的总统制之间的对抗:互相攻击(1993年)

叶利钦联合寡头促进他的选举成功,官僚和寡头(金融家、石油巨鳄)的联合执政,经济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