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一⚓︎
约 2229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7 分钟 总阅读量 次
感谢Gemini 2.5 Pro 对本文内容的整理。你可以在笑笑常用的Prompt中找到我用的提示词。
作者是布罗茨基。
意识形态灯塔、思想战争。感觉是在读冷战思想史。但是哈,读的时候不知其中意,等到了稍微明白点事情的复杂程度之后,又没有读书的时间了。真是一个巨大的轮回。
这本书就是我的思想战争启蒙——他所做的不是让你背叛自己的祖国。当支撑自己赋予行为正当性的价值根基开始被自我所质疑,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潘多拉魔盒的譬喻真的是太绝了。你只需要打开思想的潘多拉盒,甚至不需要钥匙,就可以轻易地打开城门。
四两拨千斤。颜色革命——
这还会涉及到“给境外势力递刀子”等等一系列很冗长的争论,以后再展开。
大一读的,特喜欢做笔记,写了好多记在印象笔记上,全部搬运过来。
小于一:开篇的思考⚓︎
心并不会死去,当我们以为它会死去。 ———米沃什
关于意识、真理与谎言⚓︎
- 意识的真正历史,开始于我们的第一个谎言。
- 没有任何恶是不带一点善的。
- 真理结束于谎言开始之处。
- 议员们像鲨鱼那样喝酒,议会成了举手的森林。
关于生命与压抑⚓︎
- 我的余生都可以视为我在回避生活中那些最令人纠缠不休的方面。
- 我总是羡慕那些19世纪的人物,他们总能够回顾并且辨别生命中的每一个地标。
- 压抑机制是人类所固有的,如同释放机制。
关于监狱与书籍⚓︎
==监狱的日子,乃是空间的缺乏由时间来弥补。==监狱是没有未来的,而在监狱里你的未来是可以像用望远镜一样精确测量的,这才是使你真正疯狂的。
书籍,也许是因为在形式上他给我们一种已成定局的感觉,因此它以绝对权力来控制我们。书籍被认为是唯一的现实,而现实本身备认为是荒谬或者讨厌的。
哀泣的缪斯:关于阿赫玛托娃与诗歌⚓︎
- 通过个人生活的棱镜来折射生活而不是反映生活。
- 在我们的一生中,时间用各种各样的语言为我说话,用天真、爱、信仰、经验、历史、疲劳、犬儒、愧疚、颓废的语言。
- 没有诗是为了讲故事而写的,就如同没有人是为了讣告而活着。
- 诗歌、时间与语言
- 诗中的音乐,乃是时间被重组达到这样的程度,使得诗的内容被置于在语言上不可避免的、可记忆的聚焦中。
- 诗无疑是语言内部一个装时间的容器。
钟摆之歌:关于卡瓦菲斯、历史与记忆⚓︎
时间、记忆与语言⚓︎
- 语言不是认知的工具而是同化的工具。
- 乌托邦思想, 哪怕它转向过去,也往往暗示现在难以忍受的特质。
- 一个人可以用来对付时间的工具是记忆。
-
苏珊·桑塔格:“生是一部电影,死是一张照片”
历史、政治与圣彼得堡⚓︎
- 政治本身是一种元语言,一种精神制服。
- 旧社会总是会由马背上的人来代表。
- 青铜骑士 :所有的旌旗都将以客人的身份来拜访我们。
- 历史会小心翼翼的照料不愉快的经历。
- 在俄罗斯的任何地方,思想都没有这么乐意和现实分离,俄罗斯文学正是随着圣彼得堡的建立而确立的。
在但丁的阴影下:论流亡与翻译⚓︎
一位现代的奥尔菲斯,被送往地狱,再也回不来,他的遗孀在地球上六分之一的陆地上躲来躲去。
- 精神奥德赛:意为精神探索,精神苦旅。伊萨卡岛是奥德修斯的故乡。精神探索没有归路。
- 基尔罗伊在此 (Kilroy was here):二战时期美军士兵在世界各地的墙壁上留下的涂鸦,意为“我见,则我来过”。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翻译,或者换一个方式说,诗歌是心灵被用语言翻译出来的诸多方面之一。==艺术是诗歌常常借用的一种方式而已。
论独裁⚓︎
- 努力学习每种疾病中固有的冷酷无情这门额外艺术。
- 政治就是几何形的纯粹,他拥抱弱肉强食的丛林准则。
- 犬儒主义是社会进步的最佳标尺。
攀登权力之巅
一般来说,新现实总是根据旧现实的形象创造的,模仿现存的结构。
如果一个人抓住生命的缰绳,他只会把拳头攥紧直至断气为止。
使人爬到顶尖的,是时间的缓慢流逝,他们唯一的安慰是时间赋予这个事业的庄严感。
一个独裁制度正是这样,为你构建你的生命。在人群中展示个人主义可能是有罪的。
文化与地理坐标
- 克里米亚海与黑海:俄语诗歌把克里米亚海和黑海视为世界仅有的距离希腊世界最近的地方。
- 德莉娅:古罗马诗人提布鲁斯在诗中对其情人的称谓。贺拉斯、奥维德、普希金、布罗茨基、曼德尔施塔姆都用过这个意象。
- 欧洲的窗口:圣彼得堡被启蒙运动某些温柔的灵魂称作“欧洲的窗口”。这是一种拜占庭式的崇拜。
写作、记忆与文化的残余⚓︎
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爱,那就是记忆。
- 书不应该在人的手中停留太久,在读完或者匆匆浏览后,他们将会被传到某一个人的手中,这也是书籍应该被对待的样子。
- 乱喊着垃圾革命的新一代无知者。
- 树叶把我的野心装订成一棵树。
- 接下来说的是什么总比自己已经说的有趣,不再是由于时间的缘故,而是不顾时间。
- 俄罗斯文学的特质
- 俄罗斯文学的主要倾向是安慰,倾向于证明现实的正当性和事物现有秩序的正当性。俄国人不屑于发表什么意识流,他们感兴趣的是意识力。
- 它看上去就像一个篝火的巨大残余,像一小撮余烬,如果你一摸摸它,就会被灼伤。
- 一种近乎加尔文主义的固执裸露他们的灵魂,摊开他们的肮脏的精神亚麻布的每一个褶层和每一个皱纹,他们暴露了生命的织物,而织物是褴褛的。
提及的书目与作者
- 莱蒙托夫
- 茨维塔耶娃:《新年贺信》
-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
-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 肖霍洛夫:《静静的顿河》
- 索尔仁尼琴:《癌症楼》
-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
- 纳博科夫、蒲宁、普拉东诺夫、穆齐尔
终章拾遗:关于英雄、信仰与历史⚓︎
英雄与个体⚓︎
- 在一个悲剧中生存下来的英雄不是悲剧英雄。英雄往往在一个悲剧中幸存下来,又在另一个悲剧中死去。
-
如果爱情不能平等,那让爱的多的人是我。
- 你要使自己能够经受“山上宝训”的整个环节,否则,断章取义会让你伤残。(甘地)
历史的迁徙:从罗马到拜占庭⚓︎
- 第三罗马:苏联。
-
东方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温床。君士坦丁的罗马不再是奥古斯都的罗马,也不是安东尼们的罗马。
-
在雅典,苏格拉底可以公开在法庭上被审判,发表长篇演讲,但如果他在伊斯法罕或者巴格达,这样一位苏格拉底只会当场被判处刺刑或剥皮,然后事情就这么简单的了结,不会有柏拉图对话,也不会有新柏拉图主义,什么也没有。
- “第三罗马”的航空母舰慢慢穿过“第二罗马”的海峡,驶向“第一罗马”。
生命的尽头⚓︎
觉得生命已经结束,但活动还在进行着,永生就是这个样子。
每一个人起码在其一生中要发现自己处于鲁滨孙的位置,刻下一些刻度,然后在数到十后,把它们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