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拉丁美洲⚓︎

约 3778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13 分钟


作者 罗伯托·冈萨雷斯·埃切维里亚

感谢GPT-4在本页面编写过程中的协助

◆ 第一章 引言⚓︎


  • 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

  • 西班牙帝国凭借侵略扩张的三件法宝(西班牙语、罗马天主教会和法律),

  • 巴西呢?巴西文学是除美国文学外,美洲大陆第二大繁荣的文学,它与美洲其他国家的文学之间保持着大量断断续续的交流。但巴西文学自成一家,用一种与西班牙语同语系、同语族却不相同的语言进行创作——尽管的确是拉丁美洲文学的一脉重要分支,却并不能被简单划归在西语美洲文学的门类之下。

◆ 第二章 诗的步履:从浪漫主义到西语美洲现代主义(从安德烈斯·贝略到鲁文·达里奥)⚓︎


  • 痛斥西班牙征服者对印第安人的暴行(印第安人的保护者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神父被剔除在外)

    链接:传送门

  • 岁月静好、铸剑为犁的渴望之中

  • 人们因贪慕虚荣而建造的纪念碑 “被时间嘲笑/时间用它纤美的羽翼,将它们一一摧毁”

  • 伊比利亚的血液已餍腻/阿塔瓦尔帕和蒙特苏马的魂灵已安息。”贝略的诗作展现出其多面手的创作特质,作品多含泛美主义思想。

  • 他20岁时前往巴黎待了四年;其时,缪塞、拉马丁、大仲马、雨果和其他法国诗人正处于创作高峰期,他们的作品令他大开眼界

  • 哥伦比亚作家何塞·玛利亚·托雷斯·卡塞多(1830—1889)也是一名外交官,同时写作散文和评论,他于19世纪中叶居于巴黎,与那里的拉丁美洲文人相交甚笃,出版了一套名为《拉丁美洲主要作家、历史学家、诗人、知识分子之传记与评论》的丛书。

  • 活着,时刻求知若渴,虚心若愚。”这段颇具20世纪风格的言论,既降低了现代性的确定性,也推开了通往现代性的大门

◆ 第三章 19世纪的散文:揭开拉丁美洲的神秘面纱⚓︎


  • 看着美洲的现状,就像看着刚刚解体的罗马帝国,每个新国度都依照自己的政治理念或遵循领导者、家族或集团的理念,开创新的政治制度。但有一点不同:那些从罗马帝国分离出来的国家,在旧有的制度上直接加入新时代的要求,而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过去可以参考——我们既非印第安人,也非欧洲人,而是由土地合法拥有者和西班牙殖民者共同组成的中间民族。

  • 埃斯特万·埃切维里亚选择用长篇叙事诗《女俘》进行阐释)。

  • 墨西哥作家何塞·华金·费尔南德斯·德·利萨迪(1776—1827)写了不少小册子,同时创作了少量诗歌

  • 画面,是反对派青年被屠宰的场景:作者模仿屠场屠宰牲口的场面,营造出一种仿若远古祭祀的宗教仪式氛围。屠宰似乎激发了人类的原始兽性,作者借此讽喻了在罗萨斯及其爪牙统治下的阿根廷。

  • 在罗萨斯的独裁统治下,阿根廷另一位重要作家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1811—1888)写就了拉丁美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胡安·法昆多·基罗加:文明还是野蛮》(1845)。这部作品深入讨论了“文明与野蛮的斗争”,这对矛盾最先由玻利瓦尔提出,是拉丁美洲文化的核心。

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阿尔巴拉辛

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阿尔巴拉辛(Domingo Faustino Sarmiento Albarracín,1811年2月15日—1888年9月11日),阿根廷总统,共济会会员。政治家、作家、教育家、社会学家。萨米恩托出身贫苦,靠自学获得渊博的知识。18岁就在当地出版一份报纸。

何塞·朱利安·马蒂·佩雷斯

  • 何塞·朱利安·马蒂·佩雷斯(1853年1月28日-1895年5月19日)是古巴民族主义者、诗人、哲学家、散文家、记者、翻译家、教授和出版商,被誉为古巴民族英雄。因为他在将他的国家从西班牙手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他也是拉丁美洲文学的重要人物。他在政治上非常活跃,被认为是重要的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通过他的著作和政治活动,他成为 19 世纪古巴从西班牙帝国手中争取独立的象征,并被称为作为“古巴独立的使徒”。从青春期开始,他一生致力于促进古巴的自由、政治独立以及所有西班牙裔美国人的知识独立;他的死被古巴革命者和那些以前不愿发动起义的古巴人用作古巴从西班牙独立的呼声。
  • 对拉丁美洲各国的发展史和曾经陷入的政治陷阱了如指掌。他抨击最多的对象,是那群对贫苦大众(尤其是印第安族群)的困难视若无睹的统治精英,而这种社会风气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普遍存在。他同时对军国主义的抬头持警惕态度——军人统治阶级及其后代在古巴独立战争及其后大肆攫取权力。马蒂担忧十年战争时期的领袖会回归军国主义,其时他正试图组织这些人在古巴掀起新一轮独立战争。

  • 不存在文明与野蛮的较量,只有虚假学识与自然的交锋。蒙昧者本无过错,他们接受和尊重高级智慧,只要后者不以此来伤害他们。

  • 罗多的作品《爱丽儿》(1900)是拉丁美洲散文史上影响力最为深远的作品。“爱丽儿”是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一个善良温顺的精灵的名字,她的塑像摆放在老教授普罗斯佩罗(同样是《暴风雨》中的人物)最后一日给学生授课的房间里,使房间增色不少

  • 相较于帝国主义政策,美国颇具影响力的物质主义文化更令他忧心,该文化正受到整个拉丁美洲的崇拜和效仿。

  • 在最特殊和复杂的情境下”,拉丁美洲人寻找答案和出路的脚步也永远不会停下

◆ 第四章 诗的步履:从西语美洲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


  • 诗歌不仅是浪漫主义所倡导的对个体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的反映,而且不局限于帕尔纳斯派所主张的“精致语句的堆砌”,而是两者的结合

帕尔纳斯诗派

帕尔纳斯诗派(Parnassianism)是19世纪(大约1860年至1890年)的一场法国诗歌运动,位于浪漫主义之后、象征主义之前。这一运动主要是对浪漫主义的反应,其核心思想是艺术的自律和完美追求。它的名字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帕纳索斯山,那里是诗歌和艺术的缪斯女神的所在地。帕尔纳斯诗派的诗歌特点包括对精确工艺的追求、对异国和(新)古典主题的选择、对形式的严格要求和情感上的淡漠。

帕尔纳斯诗派最著名的成员包括夏尔·勒孔特·德·利尔(Charles Leconte de Lisle)、提奥菲勒·高蒂埃(Théophile Gautier)、约瑟·玛丽亚·德·埃雷迪亚(José María de Heredia)、泰奥多尔·德·班维尔(Théodore de Banville)、苏利·普吕东(Sully Prudhomme)和斯特凡·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等。

帕尔纳斯诗派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法国,它对巴西、波兰和葡萄牙等国的诗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巴西的奥拉沃·比拉克(Olavo Bilac)、波兰的安东尼·朗格(Antoni Lange)和葡萄牙的弗洛贝拉·埃斯潘卡(Florbela Espanca)都受到了帕尔纳斯诗派的影响。

帕尔纳斯诗派的重要性在于它对后来的文学运动,如现代主义的影响。它强调艺术应该为艺术本身而存在,而不是为了传达某种个人的主观情感或社会政治信息​。

...另一位象征主义代表诗人是法国作家马拉美,以他为首的诗人群体认为,大千世界只是形象与符号的集合。至于象征的对象,最重要的是决定事物外部形象的深层机理。

  • 扭断那长着骗人羽毛的天鹅的脖子。

南锥体

南锥体(Cono Sur)是指南美洲位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这个区域一般包括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三个国家,有时也可能包括巴拉圭和巴西的南部几个州。南锥体是南美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征。

  • 他在演讲合集《行吟诗人》(1916)中将《马丁·菲耶罗》认定为展现阿根廷民族身份的史诗作品,引发了一场广泛而持久的讨论。参政的经历使他逐渐成为一个狂热的国家主义者,支持军政府的独裁专制统治

散发忧郁气息的月亮

  • 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意味着独立于西班牙文学的拉丁美洲文学开始在西方世界受到认可。

  • 达里奥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与乌拉圭作家德尔米拉·阿古斯蒂尼(1886—1914)会面,叹服于她迷人的气质、姣好的容貌,也为她的诗作深深着迷。他为她的《空杯》(1913)作序,并以确凿的口吻写道,自圣特蕾莎之后,西班牙语诗歌界再无第二人似德尔米拉这般,拥有强烈的语言。

  • 她对于肉体愉悦的探求延伸至死后的世界,她认为,死后的躯体依然拥有渴求,会再一次站立。因此,在一首诗中,她要求她的爱人将死后的她埋入一口浅浅的墓穴中,这样她的肉身可以感受生者的脉搏,并得到重生。和阿古斯蒂尼一样,在情色描写方面她毫不避讳:“现在就要我吧,趁还早/趁我手中还有新鲜的大丽花。”

  • 据说,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本名卢西娜·戈多伊·阿尔卡雅加,1889—1957)的笔名来源于她最钟爱的两位作家:加布里埃尔·邓南遮和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也有不同的说法认为“米斯特拉尔”得名于法国地中海地区的密史特拉风。

  • 《西班牙,我喝不下这杯苦酒》

  • 皮埃尔·勒韦迪

  • 阿尔塔索尔

  •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 《漫歌》

  • 聂鲁达受终身好友萨尔瓦多·阿连德(获选为总统)政府派遣,作为智利驻法国大使回到欧洲。这是充满希望和收获的一年,诗人于同年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对此,很多人认为,是冷战推迟了聂鲁达获奖的时间。但此时的诗人已身患癌症,他于1972年回到祖国智利,目睹了阿连德的垮台,于1973年9月23日在悲恸中离世。

  • 尼古拉斯·纪廉(1902—1989)是一名共产党人,他以政治题材进行创作。非洲诗歌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给古巴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身为穆拉托人,纪廉成为非洲—古巴运动中的领袖人物。

  • 帕斯通过阿兹特克历法引出了对时间和历史含义的深刻冥思。随后帕斯还创作了一系列诗作,但《太阳石》无疑是其所有诗作的核心,是帕斯主要诗学主题的综合:从存在的虚无中自我的不确定性出发,到情欲描写(部分源于远东文学),再到诗歌本质。《太阳石》、《阿尔塔索尔》和《漫歌》并称“现代拉丁美洲诗歌界的三座高峰”,同时也是20世纪世界诗歌史上耀眼的明珠。

◆ 第五章 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从地域主义到现代主义⚓︎


  •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

  • 这尤其体现在博尔赫斯、卡彭铁尔和鲁尔福三人身上。奥内蒂和罗亚·巴斯托斯发现了现代主义写作,从中吸收了一些技巧。

  • 《新世界》的确接受了美国资金的支持,其中也可能包含来自中央情报局的资金,但这本文学刊物在甄选文章时并未由政治因素左右。刊物刊有巴勃罗·聂鲁达和埃内斯托·卡德纳尔的诗歌——前者是最先声明共产主义倾向的作家,后者随后成为尼加拉瓜桑地诺主义的代表人物。

  • 关于imbunche的印第安神话完美诠释了书中虚构的世界,这个怪物在小说中出现,小说中的受害者身上所有的孔都被缝上,被变成一个怪物。

  • 另一个“文学爆炸”中的“异类”是古巴作家吉列尔莫·卡夫雷拉·因方特: 他是最先逃离卡斯特罗政府的作家之一。在巴黎,他加入了著名的语言文学理论团体“太凯尔”

◆ 第六章 今日拉丁美洲文学⚓︎


  • 马孔多就像荷马的伊萨卡、维吉尔的罗马、巴尔扎克的巴黎或狄更斯的伦敦,无法在文学史上轻易被超越。

柏林墙的倒塌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共产主义——一种叙事的历史版本(或曲解)——在苏联陷入低潮。在拉丁美洲,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并且在一些地方仍然是)一种世俗化的大众信仰,尽管共产主义在苏联已然宣告无效。

  • 路易莎·瓦伦苏拉(1938—)和出生于秘鲁利马的智利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

  • 所有这些元素贯穿于他最杰出的小说《刺客们的圣母》(1994)之中,这部作品是他自我虚构的麦德林返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