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波斯人信札⚓︎

约 2642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9 分钟

一部视角专精,用意巧绝的小说。看似是波斯人信札,其实是《法国人东方幻想录暨政见书》。论及宗教、政治、人文和社会生活。兼带对东方的想象。正如简介所言:

《波斯人信札》属于一种颠倒式的虚构游记:把一个不真实的游客送到一个真实的国家去。 这种手法并不新颖;作者装作是自己这个社会环境的局外人,对既定的现实作出新的释读。孟德斯鸠的许多架空描述、对东方的想象,实际上依赖法国旅行家夏尔当(1643-1713)的记录。

关于孟德斯鸠|背景

“来自波尔多的法官”。

1709年,孟德斯鸠29岁,但他所生活的世界,已不是波舒哀的世界。波斯人郁斯贝克,作为冷眼旁观者,注意到了罗马教会的没落:“按照欧洲的现状,天主教不可能在欧洲继续存在五百年”(第117封信)


从17世纪80年代,在==废除《南特敕令》前后==,形成了一代法国知识分子,他们由于宗教原因而移居国外,成为没有法国的法国人,外国的法国人,英国和荷兰、瑞士和德国的法国人。这些知识分子甘愿为了信仰自由而付出流亡的代价。 ... 他们疏远了专制而无人道的祖国,捍卫着超越于带有偏见的各种利害关系冲突之上的批判精神,成为反对一切意识形态的利己主义和一切民族本位主义的普遍理性的代言人。


简介⚓︎

对于“波斯人怎么会这样”这个问题,必须这样回答:郁斯贝克只是个用来障人眼目的波斯人,不过这个歌喜剧人物穿着借来的服装,把别的某个人掩盖了起来。这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具体的人,而仅仅是一个视孔。

从蒙田到孟德斯鸠:

《随笔录》的作者发现了人们习以为常、确信不疑之事的根本缺陷;西方的价值并不比旅行家们向我们肯定的在别处用以保证不同的生活方式的那些价值更有内容,更为优势。


⚓︎

请注意,本书整个引人之处,就在于真实事物与感知这些事物的新奇的或怪诞的方式之间始终存在的对照。既然《波斯人信札》的性质如此清楚,那么除了甘愿自己骗自己的人以外,这部书绝对骗不了任何人。 ——作者的前言

目之所及,到处是我过去的幸福所留下的残酷的回忆。

特洛格洛狄特民族的故事

我记得有好几封信的连载。有空详细记录一下。当初是某次在玄武湖边读的。只记得那天天色晚得很早。

  • 人类的精神就是矛盾:肆无忌惮地纵酒无制时,人们丧失理性地反叛了教规圣训,而本来为匡正民风而制订出来的教规,往往却只能使我们更加罪孽深重。

神学|神甫|教士

我问道:“那个穿黑衣服的胖子,这位太太特地让他坐在她旁边,他神采飞扬,满面红光,别人一跟他说话,他就和蔼可亲地微笑着,他的衣饰简朴,却收拾得比你们的妇女的打扮更好。可为什么穿着这种丧色的衣服呢?”他回答道:“这是个布道者,更糟的是个指导神甫。就像现在所看到的关于妇女们的事,他比那些丈夫们了解得更多。他知道女人的弱点,女人们也知道他有他的弱点。”我说:“怎么他嘴上老离不开他称为恩宠的这件事?”他回答道:“他并不老是说那件事。在一个漂亮女人的耳边,他更乐意谈自己如何动了凡心。在公众场合,他激昂慷慨,而个别交谈时,他温顺如羔羊。”

我说:“似乎人们对他毕恭毕敬,很尊重他。”“什么似乎对他恭敬?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他使别人深居简出的生活过得温馨些。出点小主意,嘘寒问暖,专诚拜访,他比交际场上的老手更善于给人治愈头痛病。这是非常好的人。”


  • 但是,这些教士不管何等富有,却绝不放弃穷人这个身份。倒是我们光荣的苏丹,宁可放弃他那些至大至尊、至高无上的头衔。那些教士做得对,因为有了穷人这个身份,他们便不会成为穷人了。

一个人作为哲学家怀疑一切,而作为神学家,却什么也不敢否定。这种自相矛盾的人,只要人们说定什么是优点,便总是以自己具有这些优点而扬扬得意。

百科全书派

×××,关于这问题,我给你写了这些话,因为我刚才气得把一部书扔掉了,这部书厚得似乎把全世界的科学都包罗在内,可是我读得头都要炸裂了,却一无所获。 再见。

  • 但是你,你已经砸烂束缚我精神的锁链,但是什么时候你能够砸烂捆缚着我双手的锁链呢?

我去...感觉非常适合形容法属西非和加勒比海的那些原住民们。

有关政治

... 经常探究,哪种政府最具理性。在我看来,最完善的政府,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达到其目的的政府,因此,能以最合乎民众的天性和好善的方式领导人民的政府,就是最完善的。

英国人认为,任何无限的权力都不可能是合法的,因为这种权力不可能有合法的根源。他们说:“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我们自己都没有的权力授予他人,让他人对我们行使这种权力;而我们对自己,也没有无限的权力,例如我们不能自行结果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的结论是:“世上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力。”

窃国大盗把所有不像他那样压迫祖国的人宣布为乱臣贼子,同时,由于他相信只要没有臣民的地方,就无法律可言,他使人们把偶然的际遇和无常的命运尊奉为上天的律令。

自由和随自由而来的富庶最能吸引外国人:自由本身吸引人们去追求,而我们则出于需要,被带到富庶的地方去。

物阜民丰的地方,儿童有所养,又丝毫不影响父母的生活,因此人口得以增殖。

关于征服者

征城略地本身并不赋予征服者某种权利:如果人民仍然活着,征服的结果就要保证给人民以和平并弥补所造成的损害;如果人民被消灭或逃亡,征服就是暴政的耻辱柱。

西班牙人感到根本不可能使战败国对他们保持忠诚,便决定加以灭绝,于是从西班牙派去了忠诚的臣民。从来没有一个恶毒的计划,执行得如此分毫不爽。这些野蛮人来到之后,一个人口跟整个欧洲不相上下的民族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些野蛮人在发现西印度时,似乎一心只想向人们揭示穷凶极恶究竟是什么样子。

关于法国和女人

我到达法国时,我发现已故国王完全受女人们的控制,可是,在他那样的岁数,我相信他是世上最不需要女人的君主。

在波斯,人们对王国受两三个女人的统治啧有烦言。法国的情况更糟。这里的女人一般都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她们不仅全盘掌握,甚至瓜分了整个权力。

巴黎有三个职业:做个漂亮女人的职业、做个才女的职业和做假正经女人的职业

有关婚姻习俗等

我觉得他们的经师们一方面说婚姻是神圣的,另一方面又说与此对立的独身更为神圣,显然自相矛盾,更不用说根据基本的教规和教条,有益之事总是最好的。

关于理性

人们十分不幸!他们始终在虚假的希望和可笑的恐惧之间摇摆不定,而且他们不是依靠理性的力量,相反却制造妖魔来恫吓自己,或者想象出幻影来迷惑自己。

我要死了:毒药即将在我的血管中流动。因此,既然唯一令我留恋人世的人已不存在,我留在这世间干什么呢?我正在死去,但会有人陪着我的亡灵飞升的:因为那些无法无天的看守者杀死了世上最高尚的人,我刚刚打发他们先死在我的前面了。

你怎么会这样想:我居然轻信到以为我活在世上只是为了喜爱你的短暂爱情,你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却有权摧残我的欲望?不!我可以生活在奴役之中,但我始终是自由的;我按照自然的法律改造了你的法律,我的精神一直保持着独立。

书单和随记⚓︎

《世界史教程》(1681) (波舒哀)完全以犹太—基督教的拯救灵魂的历史作为世界变化的重心;各个时代的延续、各个帝国和各种文化的嬗变,只是根据《圣经》中的上帝所选择的道路,为了陪伴基督的化身而介入其中而已。

《至微至大》 (伏尔泰)与本书类似的结构:天外来客来到我们这个非虚构的世界中。

丰特奈尔:法国哲学家。(了解一下)。

“震旦”:马可·波罗游记中把中国称为Cathay(震旦),此名称系根据当时中国北部居住的契丹(Khitan)人而得来。——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