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
约 1266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4 分钟
by 朱光潜
感谢Deepseek R1 对本文内容修正做出的贡献。
美感经验三重本质:直觉性·移情性·专注性⚓︎
"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需物我两忘的超功利状态"
"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去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直觉的非反省性)
"二、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移情作用)
"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人格投射案例)
"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主观再造)
艺术创造方法论:旧材料 × 新情感⚓︎
"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根本定义)
"骑马的意象原来是心镜从外物界所摄来的影子...在脑里打一个翻转之后,又经过一番意匠经营"(儿童游戏原型)
"姜白石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含有一个受情感饱和的意境"(诗词炼造示范)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人人尽管都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作出诗文,则全凭各人的情趣和才学"(自然素材论)
"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跨界汲取论)
三、审美距离体系:空间·时间·心理三维距离⚓︎
- • 空间距离
-
"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不拿盛酒盛菜的标准去估定周鼎汉瓶的价值"
"一条街还只是一条街而不是到某银行或某酒店去的指路标" - • 时间距离
-
"在时过境迁之后...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的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 - • 心理距离
-
"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 "竹篱瓜架旁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
四、自然美辩证法则⚓︎
"自然美是普遍性的特殊组合"
"自然美为许多最普遍的性质之总和。就每个独立的性质说,它是最普遍的;但是就总和说,它却不可多得"
"自然美的难,难在件件都合式。高低合式的大小或不合式,大小合式的肥瘦或不合式"(黄金分割隐喻)
"纯粹主义者拣选精粉,感官主义者杂取秕糠,自然主义者兼容并包"(三种处理模式)
"竹篱浊酒与朱门海鲜,旁观者比当局者更知味"(复合审美价值)
五、游戏说与文艺起源⚓︎
现实局限 ➔ 精神苦闷 ➔ 想象补偿 ➔ 艺术创作
"现实界是有限制的,不能容人尽量自由活动。人不安于此,于是有种种苦闷厌倦"(动因)
"儿童在游戏时意造空中楼阁...想象力还没有受经验和理智束缚死"(原型状态)
"一条竹帚也可以当马骑"(象征性转化案例)
"四、像艺术一样,游戏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功能类比)
六、创作与批评方法论:🔍 体验派 VS 考据派⚓︎
饕餮体验派 | 灵魂冒险说 | 理性解剖派 |
---|---|---|
"伸箸把菜取到口里咀嚼" | "叙述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 "考据家的苦心孤诣" |
"凡是真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法朗士)
"我是饕餮汉,要紧事是把菜送入口咀嚼滋味"(体验优先论)
"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孤立绝缘的意象,联想最易使精神涣散"(专注性要求)
七、人生艺术化实践⚓︎
"从心所欲不逾矩"(儒) × "为而不有"(道) × "出世入世"(释)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
"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可以说是美感态度的定义"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最高实践命题)
"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旁人只见躯骸,恋爱者独见精灵"(现实投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