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有闲阶级论⚓︎

约 1030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3 分钟

作者凡勃伦, 1857年7月30日-1929年8月3日,美国人,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1904年出版的《企业理论》(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摘抄⚓︎


  • 美国边际效用学派首领:约翰·贝兹·克拉克
  • 凡勃伦学派:庸俗学派:为资产阶级制度辩护的新方法与新形式
    • 凡勃伦效应: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由于某些商品对别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
  • 凡勃伦认为,一切经济学说都是建立在享乐主义心理学和“确信世事变迁的过程中有渐入佳境的趋势”
  • 快乐和痛苦的计算者,俯仰浮沉于刺激力的推动之下,好像一团性质相等的快乐欲望的血球
  • 庸俗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完全照搬达尔文生物学理论解释那一套;
    • 斯宾赛:赫伯特·斯宾塞(英语: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哲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他提出将“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 野蛮时代 -> 未开化时代 -> 手工业时代 -> 机器方法时代
  • 制度实际上就是个人或者社会对于有关的某些关系或者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
  • 凡勃伦认为:从生产技术方面说,现代经济发展是处于机器发展的时代,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除非依靠已经接受的机械设备和机械操作的帮助,否则就不能进行;
  • “力图抹杀资产阶级和工人之间的对抗矛盾,把两者都看作既得利益者”
  • 凡勃伦认为,占有财产不是为了剥削别人,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和自尊心,实际上,凡勃伦在这里是把自尊心和虚荣心说成是产生阶级的一个原因
  • “避而不谈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的阶级关系,掩盖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 虾夷岛?

    虾夷地:北海道。是日本江户时代对于虾夷人,即今日阿伊努人的居住之地的称呼,与大和民族居住的“和人地”相对。以北海道(南部的渡岛半岛除外)为中心,包含桦太(库页岛)与千岛列岛等地。

  • “只有其最终目的在于利用“非人类的”事物的那部分努力,草应当被算作是生产性努力“
  • 保守主义是上流社会的特点,是正派作风,正相反,讲求革新是下流社会的现象,是庸俗态度。

    ❌上流社会者之所以站在那里,是因为他们革新了不配成为上流的统治阶级们;

  • 社会进化过程中,有闲阶级的作用是对社会的动向从中阻挠,保留腐朽、落后的事物,这不是一个新奇的论点,而是一个很久以来人们的日常见解而已(这里是最奇怪的一点,结合上述内容,其实有闲阶级这个名词提出来就是很暧昧了,一种意在缓和资产阶级既得利益者和工人被剥削阶级的一种阶级,事实上,本书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抹杀阶级斗争和剥削阶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