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美学⚓︎
约 1431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5 分钟
简介
作者是巴赫金。有关巴赫金和我对他的最初了解,可以参考这个笔记。
- 移情、“超视”
- 文艺学研究可与文化史研究相结合。
- “长远时间”的概念:伟大作品都是若干世纪文化酝酿才造就的,在后代不断被挖掘、赋予新的意义;
关于巴赫金⚓︎
- 巴赫金的三次被发现和他的几个优秀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 《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
着重批判了:
- 个人主义的主观主义(认为个人艺术趣味和生活环境创造了语言,“阉割了语言交往的功能”)
- 抽象的客观主义(主张符号系统的内部逻辑,也就是索绪尔,“一种语言的概念化”)
巴赫金的主张是:语言要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符号”是人与人交往的物化表现。
"意识形态和符号是不分离的"
"内部心理不是物体,而是符号"
“意识形态符号由心理实现而存在”
“超语言学”理论⚓︎
基本概念:“表述”作为女人类语言活动的一个基本中心,而不是语言体系。“表述”的根本目的是“理解”和“阐释”。
巴赫金提倡的是语言的交往性,认为交往性是语言研究中重要的地方。“语言是说话者和对话者之间的占领地”。
对话理论⚓︎
来源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就是“对话”式的思维方式,具有“复调”的创作特征。
“对话”理论突破了“我眼中的我”,多了一个:他人眼中的我。对话是双向的,体现的是一种“双向”的艺术思考。
在小说中,主人公可以和作者平起平坐。
- “共时艺术”: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一切的事物都置于同一个层面、时间,在一个平面上相聚、矛盾、对话,形成作品的紧张不安的气氛。
- “双声语”:巴赫金的分析,交往中存在“应答性”,所以作品是既有说话者,也有应答者,构成了一组“双声”
狂欢化理论⚓︎
《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
- 人们习惯了文艺复兴后占据主导的思维模式和艺术形式,忽略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现实与遗产。
- 现代文艺学的不足,在于企图把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整个文学纳入官方的文化艺术框架内。
《拉伯雷xx》这个论文中指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笑”文化、狂欢节的庆祝方式。在每年持续时间很长,这段时间里,人们置身于原有生活制度之外,这一段时间是“第二世界”、“第二生活”,这是除开正常生活之外的“颠倒了的生活”。
巨人传,描述了很多肉欲、排泄、饮食...,这些可以视作文艺作品的“贬低化”,把一切崇高的、精神的、理想的、抽象的东西转移到不可分割的物体和肉体层次。(可以看作一种“世俗化”)
??
??
??
《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
只有主人公才能成为建构的基础,一个思想或者一个主题,都不可以。
-
审美主体(读者、作者) + 审美移情 = 建构的整体;
-
关于主人公和作者:
-
主人公的反应:主人公的价值层面表现对事物的评价,这是现实主义的反应;
- 作者的反应:作者的价值层面表现对事物的评价,这是形式主义的反应; > 是现实主义语调和形式主义的反应结合;
史诗、戏剧:是纯粹的现实主义,即使有些是作者的借语;
抒情诗:是作者的形式倾向最强的创作;
普希金
敖德萨之恋:待补充;
审美是反应之反应,不是对事物和含义本身做出反应,而是对这个人眼中的事物和含义,以此人价值相衡量的事物与含义做出反应。
-
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
-
一些从作品中找作者生平,用作者生平解释作品,认为“事实符合”、“世界观符合”的评论家,是毫无道理的,因为它们忽略了作者和主人公整体上分属不同的层面。(这里巴赫金否定的是这种“缺乏原则、纯看事实”的方法)
- 主人公的意识不是统一整体,因为其整体不过是作者创造意识所强加的,作者极力处于主人公一切因素的外位,有此方可汇集各种因素形成作品的整体;
- 如果作者丧失了外在于主人公的价值、立场,后果:
- 主人公控制了作者:作者无法找到令人信服的情感支点;
- 作者控制着主人公:主人公开始评判自己,作者的反应进入主人公的心灵,主人公是自传性质的;(这也是浪漫主义的主人公,但是浪漫主义者都会在主人公身上留下某些空隙,他们从这个空隙中溜走并完成自我的完整性)
- 主人公本人就是自己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