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的解放⚓︎
约 1022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3 分钟
About
- 卡尔夸脱·塔索的一本经典著作。第一眼看是被一些简介里“文艺复兴时期宗教保守派的反扑”吸引了的。
1544年3月11日—1595年4月25日;
- 刚读时候一下子想和《伊利亚特》的阅读体验做个对比:如果说读《伊利亚特》是原速播放,那么这本书就是开了三倍速还嫌慢。
-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对骑士文学的那一套东西吃得很透(甚至连一些史料错误都可以完美无缺模仿出来)。虽然这本书几乎完全按照骑士小说的情节、英雄史诗的剧本在展开,但是个中流露出来的人文主义因素依然是不可否认的。我甚至有个暴论是骑士文学要求对女性的courtesy和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怀,他们的精神内核转变是从“保护-接受”体系,变成了“大胆-接受”体系,扯掉的是假面骑士的外衣,推开的是表达与行为的闸门。
-
说点严肃的。
- 这本书有很浓重的宗教烙印,这也是区别于古希腊那些多神论英雄史诗的一个点。古希腊里的“人”和神的分野是相当明显的,即使“敌人”,他们求助的、崇拜的对象也会是这些神。但是加入了宗教,你的崇拜不再是“多神崇拜”而是“宗教崇拜”、“立场崇拜”。在人-神关系中无意识地加入了“正义”的概念。正义取代神成为了人行为的裁决者。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的是,不厌其烦讲英勇的战士、骏马、闪烁着冷光的宝剑、巫师,我们也要看到这里形成了对“敌人”的绝对丑化和对“异教徒”毫无妥协余地的残酷、残忍、残暴。即使是暗中给异教徒帮助的也都是“魔鬼”、“邪恶巫师”,干的都是下三滥的手段:把树林邪化、干旱、用美色诱惑“伟大的骑士”。
最好的解释就是,“我们的宗教,我们的信仰才是至高无上的。”
我下意识想到对应的一句话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
你发现没有,这些话背后有个东西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面对“异教徒”和“敌人”的时候,至高无上的其实早就不是神了——是你的强权、贪欲、信仰的至高无上。神是要臣服于信仰、威权的,神也是有高低优劣的。
所以塔索竭尽所能在宣传基督徒的信仰正确。穆斯林女战士死前接受基督徒的洗礼;穆斯林女人对“英姿飒爽”的基督骑士投怀送抱、皈依宗教......他宣传的内核就像是,“我们的才是世界的中心。你们都得来跪舔我”。
这个想法的思想动机一直持续到了近代。你看,从海外殖民、奴隶贸易、东印度公司、砍掉手的非洲土著:你觉得你有你的信仰,好,我用我的坚船利炮摧毁你。我比你们至高无上。
这是一种狂妄而无耻的民族内核,但是被隐藏得很好,隐藏在骑士的盔甲下,隐藏在马蹄溅起的泥土中,隐藏在骑士永远不会告诉你的“骑士精神”中。
- 对了,还是推荐阅读的。
处理笔记的时候翻到了一些纸质记录。摘抄如下。
坦格雷多:?
豪爽的心胸不屑于夺取黑夜的功勋与隐蔽的荣誉。
基督教史诗中一种经典的套路,将自己的信仰神圣化:通过描述敌人的公主见到基督徒的“礼貌、宽容”,也为之折服、心生钦慕。
骑士文学把国王的女儿、公主描绘成精通配药和疗伤的人物。“为受伤的骑士侍奉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