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田口方法⚓︎

约 1225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4 分钟 总阅读量

一、田口方法基本概念与框架⚓︎

1. 定义与核心思想
- 质量定义(田口玄一):产品质量是“产品出厂后,直到使用寿命完结,给社会带来的有形与无形损失程度”。聚焦于减少功能波动造成的损失。
- 稳健设计(Robust Design):又称田口方法或三次设计,是一种低成本、高质量的统计设计方法,通过优化参数组合使产品对噪声因素不敏感。
- 与传统方法对比
| 传统设计 | 田口方法 | | --------------------- | ---------------------- | | 依赖高精度材料/元器件 | 用最低廉元件实现高质量 | | 关注绝对性能 | 关注减少波动(稳健性) | | 高成本、高可靠 | 低成本、高可靠 |

2. 质量损失函数(L(y))
质量损失量化波动带来的社会损失,分三类:
- 望目特性:目标值固定(如尺寸),损失最小化。
- 望大特性:值越大越好(如强度),损失随值减小而增大。

  • 望小特性:值越小越好(如磨损),损失随值增大而增大。

    公式\(L(y) = k(y - m)^2\)(望目),其中 \(m\) 为目标值,\(k\) 为常数。

3. 三次设计阶段
| 阶段 | 目的 | 关键活动 | | ------------ | ---------------- | ---------------------------------------- | | 系统设计 | 确定产品功能结构 | 专业人员基于技术知识选择因素及水平 | | 参数设计 | 优化参数组合 | 正交试验 + S/N分析,找到抗干扰最优解 | | 容差设计 | 经济性优化 | 放宽次要参数容差,收紧关键参数以降低成本 |

核心目标:参数设计是核心,确保产品在波动下性能稳定。


二、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

1. 正交试验基础
- 术语
- 因素:影响指标的原因(如充磁量、定位高度)。
- 水平:因素的状态(如充磁量水平1=900, 水平2=1100)。
- 正交表原理:均衡性(各水平出现次数相同) + 正交性(任意两因素水平组合出现次数相同)。
- 常用表:L4(2³)、L9(3⁴)等,例如L9(3⁴)表:
| 试验号 | 列1 (A) | 列2 (B) | 列3 (C) | 列4 | | ------ | ------- | ------- | ------- | --- |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 ... |

2. 试验设计步骤
1. 明确目标:如提高电机输出力矩(越大越好)。
2. 选因素水平:例如:
| 因素 | 水平1 | 水平2 | 水平3 | | ------------ | ----- | ----- | ----- | | 充磁量 (A) | 900 | 1100 | 1300 | | 定位高度 (B) | 10 | 11 | 12 | 3. 选正交表:匹配因素水平数(如3因素3水平用L9(3⁴))。
4. 执行试验:按表组合参数,记录指标值。
5. 分析结果
- 极差法:计算各因素水平均值及极差,选最优组合(例:B₂A₂C₁)。
- 方差法:量化因素显著性(如F比分析),例:因子B显著(F>F₀.₀₅)。

3. 实例:电机输出力矩优化(极差法)
- 数据摘要
| 因素 | T1 (水平1和) | T2 (水平2和) | T3 (水平3和) | 均值t1 | 均值t2 | 均值t3 | 极差R | | ---- | ------------ | ------------ | ------------ | ------ | ------ | ------ | ----- | | A | 555 | 594 | 502 | 185 | 198 | 167.3 | 30.7 | | B | 485 | 656 | 510 | 161.7 | 218.7 | 170 | 57 |

结论:B最重要(极差最大),最优组合:B₂(均值最高)、A₂、C₁(因C不显著)。


三、S/N信噪比与参数设计⚓︎

1. 信噪比(S/N)核心
- 定义\(\eta = \frac{\text{信号功率}}{\text{噪声功率}}\),衡量输出稳定性(值越大,波动越小)。
- 作用:同时优化均值接近目标 + 减少方差。
- 类型:望目、望大、望小特性对应不同S/N公式。

2. 参数设计流程
1. 选控制因素(可控)和误差因素(噪声)。
2. 用正交表安排内表(控制因素)和外表(误差因素)。
3. 计算每组试验的S/N比(代表稳健性)。
4. 分析S/N数据(方差法),确定最优参数组合。

3. 应用实例:气动换向装置
- 目标:速度y ≈ 9.6 dm/s,减少波动。
- 控制因素:换向行程(X)、活塞直径(D)、气压(P)。
- 误差因素:±0.2 mm行程波动等。
- S/N分析结果
| 因素 | 平方和S | F比 | 显著性(α=0.05) | | ---- | ------- | ---- | ---------------- | | P | 148.1 | 7.48 | 显著(F>6.94) | | D | 91.4 | 4.62 | 较显著 | | X | 11.8 | - | 不显著 |

最优组合:P₃(气压0.30)、D₃(直径26)、X₁(行程52),因X不显著且y值最接近目标。


四、关键工具与方法总结⚓︎

工具 应用场景 优势
正交试验 多因素优化设计 高效减少试验次数,均衡覆盖组合
S/N比分析 参数设计 同时优化均值与方差,提升稳健性
方差分析法 因素显著性检验 定量识别关键因素,支持决策
容差设计 成本-质量权衡 通过放宽次要参数容差降成本

核心启示:田口方法通过==三次设计==和==统计工具==,实现“用低精度元件造高质量产品”。重点在于参数设计中S/N比的优化,确保产品在真实环境下性能稳定。企业应用中,优先进行参数设计以减少变异,再通过容差设计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