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消元法(Elimination)⚓︎

约 1200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4 分钟

Outline

  1. 基本认识
  2. 消元法的步骤
  3. 增广矩阵和回代(back substitution)
  4. 消元法的矩阵运算步骤
  5. 置换矩阵

简单引入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消元法。消元法可以判断一个矩阵是否是一个“好的”矩阵,或者是否存在问题,为了得到具体的求解结果,还需要有一个“回代”的步骤。

  • 方法:Gauss Elimination

步骤⚓︎

给出如下的公式:

\[\begin{align}\begin{equation*}
\begin{cases}
x  + 2y + z   = 2 \\ 3x + 8y + z = 12 \\ 4y + z = 2
\end{cases}
\end{equation*}\end{align}\]

初高中数学已经教过,第一个方程3个未知数,第二个方程也有三个未知数,可以消去第二个中的\(x\),第二个方程就只有2个未知数了,第三个方程再借助第二个方程消去\(y\),就只有一个\(z\)了。每次计算时候,我们把左上角的第一个元素叫做主元,(pivot)

\(\begin{bmatrix} \colorbox{yellow}{1} & 2 & 1 \\ 3 & 8 & 1 \\ 0 & 4 & 1 \end{bmatrix} \xRightarrow{\text{r2 - r1 * 3}} \begin{bmatrix} \colorbox{yellow}{1} & 2 & 1 \\ 0 & \colorbox{yellow}{2} & -2 \\ 0 & 4 & 1 \end{bmatrix} \xRightarrow{\text{r3 - r2 * 2}} \begin{bmatrix} \colorbox{yellow}{1} & 2 & 1 \\ 0 & \colorbox{yellow}{2} & -2 \\ 0 & 0 & \colorbox{yellow}{5} \end{bmatrix}\)

标记黄色的即为“主元”。

这个时候,我们最终的矩阵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全为0,这样子的矩阵称为上三角矩阵(Upper triangular matrix),用\(U\)来表示。

刚刚我们对A矩阵进行了操作,为了保证方程组形式不变,右端项也需要进行调整,从 \(\begin{bmatrix} 2 \\ 12 \\ 2 \end{bmatrix} \xRightarrow{} \begin{bmatrix} 2 \\ 6 \\ -10 \end{bmatrix} = c\),方法同\(A\)的操作,\(\text{r2 - r1 * 3}\),然后 \(\text{r3 - r2 * 2}\)

这个时候,方程组变化为: \(Ux = c\)。 这是最后的矩阵形式。

计算出 \(U\) 之后,可以利用“回代”的思想(Back substitution),也就是,最后一行把\(z\)求出来之后,把\(z\)的值回代到第二行,第二行只剩一个未知数\(y\),直接求出来,然后把\(y,z\) 都代入第一个方程,遂求出\(x, y, z\)


拓展思考⚓︎

思考

我们能否用矩阵形式,把这种“消元”的过程表示出来?

第一节提到,用行向量左乘矩阵,实际进行的是==矩阵各行的线性组合== ,而消元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矩阵各行线性组合,比如如下操作:

\(\begin{bmatrix} 1 & 0 & 0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1 & 2 &1 \\ 3 & 8 & 1 \\ 0 & 4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1 & 2 & 1 \end{bmatrix}\) ,相当于: \(\text{r1 * 1+ r2 * 0+ r3 * 0}\)

所以,“将第一行乘\(-3\)再加到第二行上去”这个操作,可以表示为:

\(\begin{bmatrix} 1 & 0 & 0 \\ -3 & 1 & 0 \\ 0 & 0 & 1 \end{bmatrix} \begin {bmatrix} 1 & 2 &1 \\ 3 & 8 & 1 \\ 0 & 4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1 & 2 &1 \\ 0 & 2 & -2 \\ 0 & 4 & 1 \end{bmatrix}\)

前面的矩阵 \(\begin{bmatrix} 1 & 0 & 0 \\ -3 & 1 & 0 \\ 0 & 0 & 1 \end{bmatrix}\) 称为初等矩阵(elementary matrix),记作 \(E_{21}\),表示“消去第2行第1列的元素”。

按照正常顺序,\((2,1)\) 位置消去后,消去 \((3,1)\) 位置,然后 \((3,2)\) 位置,但是这个矩阵 \((3,1)\) 位置已经是0了,所以我们直接左乘\(E_{32}\)位置进行操作即可。

\(E_{32} E_{21} A = U = \begin{bmatrix} 1 & 0 & 0 \\ 0 & 1 & 0 \\ 0 & -2 & 1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1 & 0 & 0 \\ -3 & 1 & 0 \\ 0 & 0 & 1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1 & 2 &1 \\ 3 & 8 & 1 \\ 0 & 4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1 & 2 & 1 \\ 0 & 2 & -2 \\ 0 & 0 & 5 \end{bmatrix}\)

置换矩阵

这里可以做一个小小的推广,比如,由于矩阵右乘相当于列变换,所以如果你想要调换两列的位置,你可以右乘一个矩阵:

\(\begin{bmatrix} a & b \\ c & d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0 & 1 \\ 1 & 0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b & a \\ d & c \end{bmatrix}\)

同样的,你想要调换两行的位置,那么左乘一个置换矩阵(permutation matrix)即可。

\(\begin{bmatrix} 0 & 1 \\ 1 & 0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a & b \\ c & d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c & d \\ a & b \end{bmatrix}\)

矩阵乘法重点

你无法改变矩阵乘法的顺序

\(AB\)\(BA\),不一定相等。矩阵乘法没有交换律。


\(U\) 变回 \(A\) 的逆变换

刚才实现的是从\(A\)变成上三角矩阵\(U\),那么该怎么从\(U\)变回去呢?

很简单,只需要把原来加上的再减去,原来减去的再加上即可。比如原来第二行减去了3倍的第一行,那么这里只需要在第二行加上3倍的第一行就行。按照道理说,这样的操作对 \(A\) 没有任何变化。

\(\begin{bmatrix} 1 & 0 & 0 \\ 3 & 1 & 0 \\ 0 & 0 & 1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1 & 0 & 0 \\ -3 & 1 & 0 \\ 0 & 0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1 & 0 & 0 \\ 0 & 1 & 0 \\ 0 & 0 & 1 \end{bmatrix} = I\)

\(I\) 就是单位矩阵(Identical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