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百合 BBS:一次时间的猝死⚓︎
约 2940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总阅读量 次
Ludwig Boltzmann, who spend much of his life studying statistical mechanics, died in 1906, by his own hand. Paul Ehrenfest, carrying on the work, died similarly in 1933. Now it is our turn to study statistical mechanics.
—— States of matter. David L.Goodstein.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1906 年自杀身亡,他毕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从事统计力学的研究工作。继续这项工作的保罗•埃伦菲斯特同样于 1933 年自杀身亡。现在轮到我们来研究统计力学了。
半个月前去学校,连校园网的界面有一个跳转到 小百合 BBS 的链接。虽然我知道它注定会跳转失败,连接不到服务器,我依然点了它。然后看着Safari显示无法连接到服务器。
那天晚些时候记录了一下自己的小感想。和我一样的同龄人们或许不记得00~10年的互联网,但是我至少通过BBS曾经看见过它的衣角。
现在轮到我来把大脑里那残留的衣角画下来了。
我完全无法考证自己什么时候注册了自己的小百合账号。大一,或是大二?我不知道,我只能明确最晚在2021年初,我就已经遨游在这个奇怪、有爱、古板、朴素、濒死的网站上了。
我甚至也因为自己“囚”于自己的事物中,而不知道小百合在哪一刻起就消失在了互联网的汪洋中。2023年?2024年?我不知道。我只能知道最早在2025年,当我试图再次访问它时,它已经消失了。
当时间成了刽子手,行刑时刻就已经不重要了。
长叹一口气,挠挠头后写下的第一句话是:我对小百合的印象是,我不知道。
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都记得,我们都听过那个童话般的开始。
南京大学小百合是1997年7月25日创立的bbs论坛 .... 站名称来源于第一任站长、同时也是百合站的创始者bird纪念他暗恋的、一位活动在科大翰海星云站上账号为lily的女生。
根据站方《小百合史记》的有关记录,百合站的第一个账号为lily,第二个账号为bird。6
这种带着情愫暗流涌动的开始总会让人浮想联翩。于是我也成了被这个带着青春底色的开头引诱的那群人。就在刚刚,我掐着指头算了一下距今的年份,25 + 3,快30年了。我猜想无论我第一次听是什么时候,我一定也像刚刚那样掐指算过时间。
这数字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它成了一张巨大的时间河流中的渔网,每年会有无数鱼儿跳到海里,有的搁浅,有的被别人捞起。但不管怎样,那些选择生活在海里的鱼,从1997年7月25日起,似乎都有了一张叫bbs的大网在兜着:你可以选择被网兜住,留下自己的记号,也可以选择咬破这个网,冲出束缚。或者就和后来无数的鱼一样,默默地离开或者死去。
我很荣幸,我选择了成为第一种鱼。
但是我也很遗憾,我并没有保存下更多其他鱼儿留下的记号。
小百合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是时间。我意识到时间戳对我而言几乎是一种必杀技。它完美击中了我的内心。我曾经看过2001年的前辈学长姐连载的小说,青春疼痛文学、思春的少男少女与仗剑走天涯的武林武侠。我看过2005年在“诗歌”板块的格律分享1、那些创作于2006年的现代诗、古体诗,我看过针对2008汶川地震的爱心活动、默哀活动通知,看过北京奥运会的讨论帖,我看过2008~2012年自己院直系前辈组织教师节、妇女节、运动会等等活动的新闻报道。在那些还没有被时间冲走、被服务器遗忘,还能被浏览器加载出的照片里,我还能辨认出那些仍在任教的老师们往日的容颜。
当一个事物和时间绑定,它天然就具有浪漫化成“怀旧”感的潜质。在那个人人对互联网充满好奇心的年代,小百合帮我们记住了那些点滴。我依稀记得我曾经给后来的师弟妹形容小百合的时候试图把小百合比做一个“校内贴吧”性质的东西,这太浅了。小百合记住的是一切。
小到某次停电通知,某次活动组织时间的更改,某个社团的集体活动(并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些社团已经历史这么悠久了!),某个团队或者个人“找访谈对象”的求助,某毕业生出书出物的叫卖、某后勤集团的失物招领,大到“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的游行若干组织事项”2、“小百合建站历史与第X名注册用户”、“珠江路电脑城3避坑攻略”、“化妆新手入门”、“鼓楼区老书店探访路线4”、“电脑杀毒、系统装机指南”、“小说写作心得”、“XX哲学研讨会”。你可以在分门别类的板块找到各种各样的内容:带着时间戳。
当一个事物加上了时间的 Buff,它天然地也会记住那些人。中国人形容这个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形容这个是“过客”。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一个当时还未被删号的用户,点进他们的个人信息,可以看到ta上一次进站时间,也能看到他的等级(还是活跃程度,我有些忘记了)。每当我看到一个“上一次到站时间”在2018年之后的账号,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些数字是没有意义的,但它总让我意识到,这个前辈,或许早已毕业,或许刚毕业没多久,但是在不那么远的过去,ta依然选择在某个时候,点开本科/研究生/博士/青椒阶段那个接纳过自己的高校那个小角落里的BBS,浏览一阵,然后下线。然后,就再也没有打开过。
我每每都想,这算是一种遗憾么?或许这是世界本身,或许这是时间本身吧。
我在小百合浏览过印象很深的一个用户,是一个我不知道院系的姐姐。至少在2007年起她就有发帖,而直到2020年依然还分享了她的近况。讲述了她是如何在这里走完了自己的学生生涯,走完了自己的学术生涯,最后回到了这个她成长的地方当了教师,并且养育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她的最后一个日志(近况分享?)是和孩子的合照。
我默默地滑动,看每年的记录,或密或疏,甚至可能间隔很久。有的加载不出图片,有些加载得出。我甚至在这种与图像的往来中感觉到一种对特定时期滤镜的熟悉感。2012~2015年普遍使用的自带滤镜,似乎比2016~2019年的更带有一种粗粝的颗粒感5。即使到现在我依然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这种感觉。
究竟是我反思于,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看人的一生,会怎么看待忧乐生死?还是说我震撼于,原来世界上真的有那么一个平台,真的有那么某些人,出于各种原因,抑或是压根没有原因,只是锲而不舍地记录,然后在无意中把这个平台当作了时间的证明,把自己的起伏悲喜都盛到这里,然后还真的被我这样一个互联网的孤儿碰到了:就好像那时候青涩的“上网一代”们痴迷于漂流瓶一样?
所以,互联网、数字世界是个巨大的漂流瓶,是么?
不是的,至少BBS不是。漂流瓶是随意的,但是BBS不是。人可以把自己的瞬间切片装进瓶子里,但是人没法把自己的一生概括到瓶子里。
换句话说,就算现在的AI把上下文拉长到我的一生对我进行大模型凝视并生成了一套最完美的概括,我依然拒绝把这份概括放在瓶子里:我会拒绝拧上木塞。我相信也会有人作出一样的选择。
小百合BBS是一个时间的博物馆。
现在我必须接受这样一座博物馆的倒塌,去接受时间的猝死。
除开对小百合的这些流水账,我更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我见到的那些人在干什么呢?
功成名就,富甲一方?生儿育女,家庭幸福?
曾经张罗组织反北约轰炸大使馆游行的前辈们,现在在什么行业,在哪个国家,在做什么呢?他们的孩子是不是也大了?
那个陪着学校长大十余年的姐姐,她在忙碌些什么呢?或许她也在眉头紧锁,也在为科研发愁?或许她有很优秀亮眼的科研经历,已经顺利拿到了她想要的?
那个昵称 Lily,后来被那个暗恋她的男孩当作论坛名称的女孩,现在又在哪里呢?她会想到在二十世纪末创办的那个以自己的ID命名的BBS论坛,一直活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么?
那些可爱的前辈们,曾经用最爱的一句诗,一张字符画,一些可爱的颜文字当作小百合个性签名的前辈们,他们现在还记得自己曾经使用过这个平台么?还是说小百合之于他们,就像当年的4399之于我,早已是一个放在阁楼之物?他们还会有人记得自己曾经写下记录的那些么?
那些在小百合上连载小说的前辈们,我不知道她们敲下这些文字是什么样的场合,我不清楚这些文字是否她们还有印象,至少,这些文字陪过她们很久,至少,小百合帮她们记住了这么久,不是么?
回想小百合,或许我最应该说的那个词是原来。一种恍然大悟:
原来已经过了这么久。
原来它已经不在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原来我还记得这些。
原来过去那些闲暇无聊时访问它的深夜就是我对它最后的记忆了。
迟到的再见还是再见么?
我想我写了这么多,就用这篇文字,顺带投机取巧地回答上面这个问题吧。
是的。“再见”可以是“再也不见”,也可以是“永远会再次相见”。
再见啦,小百合 BBS。我希望明年当我真正离开学校时看到本文的细节我不会哭出声来。
如果哭出来了,说明时间也想我了。你看,它等着我哭,然后过来抱抱我呢。
20251026 深夜作于南京。时丹桂飘香秋雨瞎飞7。
-
你甚至可以在这个网站这个页面的最后一节找到。这是目前为止已知的我保存下的唯一一段与它直接相关的文本。我至今依然记得那篇最后前辈的教诲:既然是现代人,则无需为古体所困。文字自有其研究与创作者。 ↩
-
与原标题有出入,凭记忆复原。一篇1999年的文本。 ↩
-
位于珠江路的“百脑汇”电子数码一条街,现在有一些手机数码和美食店,不复当年。不过它间接推动了IT侠的诞生(IT侠的网站甚至给了BBS一个“晚安,小百合”,😭)。 ↩
-
我尤其记得这一篇文章,因为这个应该作于2009~2012年间的文本里的许多图片依然能加载出来,我得以一窥当时的鼓楼区市井市貌。 ↩
-
某种技术进步。但是这似乎也是一种标定时间的方式:连滤镜都成了时间的胸针,只一眼便晓了风格。 ↩
-
百度百科南京大学小百合BBS。 ↩
-
本文的引是25年8月底自京返宁前。一次机缘巧合和一位同校的老前辈聊到小百合BBS,无意提到站点已经在某个时间点关闭无法登录。前辈遂倍感意外,反复提及那个印象里的小百合。当时除粗浅地讨论闭站原因外,只余唏嘘不已。现在终于有机会填补这个空白了。权以记录一些自己隐秘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