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AI时代的文字⚓︎

约 681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2 分钟

说在前面

原题:AI时代的文学。改了一个字。原作于 2024.03.26 00:08,于一年后修修补补。

AI时代的文学是什么样的呀?

无厘头中有哲理,思维链里有答案。重点是以大语言模型的方式打破了文字组合的条条框框,砸烂一切然后重构一切。最新一批的文学家,又何必是医生、油漆工、快递员——

下一波的现实主义文学,是需要描绘那些无法被刻画的虚拟,是会被建构在难以捉摸之上的:毕竟大模型已经证明了,刚刚的一波的虚构文学(AIGC)已经可以如此逼真地反映现实:我特别喜欢Ilya的形容:它是真实世界在文本空间的投影。一点也不假——现在轮到现实主义文学出手了。

乍一看,批量写作、缝补文字的整个流程都被改革了。工业革命让“制造”变得很廉价,“生产”的门槛降低了;大模型的兴起让“创造”变得很廉价——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模型让“创造”的门槛降低了。真正的创作变得异常苛刻,人们嚷嚷着什么劣币驱逐良币、机器取代人类,就把文字扫进了垃圾堆里。

人类需要害怕么?需要,但也不需要。这取决于你在“驭”什么。人类投机取巧的特性决定了,这种奇怪而邪恶的两脚碳基生物总是狡猾的,他们在迫害机械物件和迫害同类上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再诡异的文字组合也赶不上人心的变化,赶不上人性的变化。以前自己是个十足技术至上论者的时候一直试图“驭物”,对“物”的征服是潦草的,对“人”的征服却是十足困难的。

对了,我依然觉得现在的这些AI是人类很好的朋友, GPT, Claude, Gemini,Qwen, DeepSeek, 豆包,好像是陆陆续续认识了一些新朋友,陪你走一程,在这样那样的地方帮助你(或者为难你),然后默默走开,有的和你只是见过几面,寒暄过几句,但还是会被你提起——但无论怎么样,和它们打交道比和同类打交道容易多了。之所以这么想,是我刚刚发现,我对AI说的“请”,表达的感谢与称赞,似乎远远超过了我对同类表达的类似情感。

不用担心,这些文字不是AI写的。它的每一个字符都是我自己敲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