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社会性别理论⚓︎

约 956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3 分钟

  • 从社会本质上看,“女性是否该做家庭主妇”和“男性是否能当幼师”乃至“矮子/胖子是否该做家庭主妇”面对的歧视是一样的。它们都粗暴地把人群进行二元划分,从而接受某种社会权力的支配。

  • 波伏娃:女人是第二性,是被男性塑造而成为女性的。——>男性也不是天然而成为男性的,是人类社会本身的运作规律,是高位者对低位的倾轧使得男性常常被视为“具有攻击性、做事鲁莽、经常犯罪”的形象。

  • 不否认生物性别上的显著差异,但是某种意义上差异本身就为社会分工和再分工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条件。既然在讨论一个社会性的辩题我们就不应该夸大甚至固化成社会化差异。更何况更多情况下我们吧这种固化的范畴编织成了一套社会强制规范。

  • 所谓性别差异从来就是文化意义、社会关系为代表的权力政治的体现。

  • 因为处理性别问题最大的误区就是,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现代社会中,不是通过性别这个属性给自己赋权的,而是要通过理性的工具去分析现状,去做出改变的。

  • “厌女”这个词是聒女用来让人闭嘴的,因为聒女有“只要对面闭嘴我就赢了的“奇葩逻辑。包括生孩子警告,”有本事你去生啊“都一样的。

  • 2021年,“职位”依旧是造成职场性别薪酬差异的最主要特征因素,影响权重占比为62.4%,较2020年降低了11个百分点,这种变化与女性从业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率增长有关,更多人开始走出“女性主导”型职业,探索更多的职业机会,获得收入增长。

权 vs 性

相同的底层逻辑:资本家压迫剥削、被压迫阶级

  • 需不需要考虑二者经历体验的不同、需不需要考虑二者认知的差距,需不需要考虑生活经历、成长环境的不同;

  • 细节差距需要有多大的差距,怎么样的细节算是感同身受,怎么样就不算了;

  • 论域的问题:我们讨论的话题究竟是应然层面还是实然层面?应然和实然:我们走应然,因为实然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分析【自然划分的差异无法逾越】;

  • 跳脱出性别立场和性别身份进行讨论,是因为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追寻这种差异化的细节没有必要也根本不可能,我们倡导的是,需要大家不再关注那些差异化本身,而是去用理性和理智观察身边的社会现状和职场现实,【这样才是真正能做到维护人权的举动。】

一个是理性、一个是现实

  • 男性女性都是资本压迫和权力剥削的受害者,既得利益者都只是权力的掌控者和高高在上者。

  • 资本家也有男有女,被迫加班到深夜里的同样有男有女,不是说男人是导致压迫的本源,而是社会运行机制、残酷的职场权力倾轧+ ….导致 …..

  • 人成为人群共同体中一部分狭隘人群的“附属物”。

  • 统治阶级往往为了加强统治,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和共同的利益。

  • 性别矛盾只是掩盖底层逻辑的一种方式